2022年8月24第15章今年又是个灾年,邻近乡里的收成,都只有去年的一半。『地址发布邮箱 ltxsba@gmail.com』
虽然如此,但大家都以为,苦一苦,熬过冬天,来年开春就会好了。
但大家都忽略了更远的地方。
我们这儿能有一半收成,并不代表其他地方也有。
我们所不知道的是,邻省的田地,几乎颗粒无收。
于是,邻省的农民们都逃荒了,四处流窜。
有几特别彪悍的流民,流窜至我们乡里。
他们打家劫舍,专挑院大宅下手,因为大宅里通常都有储存丰富的粮仓。
这几天里,大家都惶惶不可终。
连我和梁启斌,都被派发了简易的武器。
我害怕极了,拿武器都拿不稳,更别说和饿狼似的流民拼杀。
幸运的是,杨家拥有两支洋枪,把盯上我们的流民杀了十几个后,总算成功守住了宅院。
雨过天晴后,邻近十里八乡的大户,有半数被除了名。
宝姨告诉我,陈家四合院被烧成了白地。
陈少爷即弟弟被打断了腿。
柳嬷嬷气急攻心,吐血而死。
妈妈和黑仔不知所踪。
我脑子里「嗡」的一下,变成了空白一片。
久久才回,却已是泪流满面。
我哭喊道:「我要去找妈妈,我要去找妈妈……」我不顾一切,拿起一柄柴刀,就往院外冲去。
宝姨让
拦住我,又绑了我,把我丢回东厢房里冷静。
梁启斌和少都陪着我,安慰我。
梁启斌说,宝姨比我还急,早就哀求杨老爷派
去寻妈妈了。
我哭得昏天黑地,什么话都听不进耳里。
少心疼我,就上了床,掀开了裙摆,骑坐在我的脸上,柔声对我说:「盖子哥,赏你吃小
吧,乖乖的,不哭蛤」我舔吃着她的玉
,不停地舔,不停地吃着
中流出的蜜
。
这骚中带甘的小味儿,彷佛是效的镇定剂,让我身心麻木,无暇去想妈妈的安危了。
……妈妈是被流民掳走了。
当时,一群流民开了陈家的宅门,冲了进去打砸抢。
家里四都害怕极了,躲在堂屋里,簌簌发抖。
流民们抢完了粮仓,又闯厢房、堂屋,抢掠值钱之物。
柳嬷嬷气不过,跳起来大骂,被一脚踹翻在地。
弟弟抱着个匣子,内里装着田契、金玉首饰等。
流民们猜到匣子里有好东西,就盯上了。
弟弟拼死护住,被几个流民一哄而上,把他揍得折了一条腿。
妈妈长得貌美如花,被流民首领看中,要掳回去做压寨夫。
黑仔急得掉眼泪,跪在地上磕,乞求流民首领,放过妈妈。
流民首领看他憨憨的,估计是个可怜,就让他加
团伙,以后继续伺候妈妈。
眼见着家里被搬空,少爷被打断了腿,少和黑仔又都被掳走,柳嬷嬷一时气急攻心,吐血了。
没想到的是,这伙流民离开后不久,又来了一伙流民。
新来的流民可没有上一伙的手软,他们冲进来后,看见院子里早已被搬空,只剩下一个老仆和一个断了腿的小少爷,就恼羞成怒了,直接一把火烧了整座四合院。
柳嬷嬷见此,又气得吐了两升血,就此一命呜呼了。
弟弟艰难爬到水井边,跳了进去,呆到天明,有邻来查看时,发现了井中的他,才总算是捡回一条命。
然后,他就让送到了杨家大宅。
宝姨得知消息,急得团团转,陈家再惨,她也不在乎,她在乎的唯有妈妈。
她立即找到了杨老爷,求他派去救妈妈,又以妈妈的天姿国色相诱,救回妈妈后,大可以收纳在房里,她很乐意和妈妈以姊妹相称,一起伺候杨老爷。
杨老爷早就对妈妈有想法了,只是之前碍于名声,不肯出手而已。
而如今是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当然心动了,于是立即就派了去镇上邀请保安大队队长,一起去追剿贼匪。
保安队队长对流民团伙有所了解,都是乌合之众,且无热武器,就应了杨老爷的请求,带队剿匪。
接下来几天内,他们一气追杀了几伙流民,可终究没找到掳走妈妈的那一伙流民。
最终无奈撤回来了。
……得知没能寻回妈妈,我心都碎了,终以泪洗脸。
幸得少时时以小
喂我,吊着我的心志,否则我真会一死了之。
宝姨也是愁肠百结,最好的闺蜜骤然消失,这让她消沉了许久。
恢复过来后,却是想起了弟弟,要拿他出气。
弟弟绝非好丈夫,只把妈妈当成是漂亮的金丝雀,当成是床笫间的玩物,有宠,但缺乏尊重,并不把妈妈视作妻子一样重视。
对于妈妈的亲生儿子,竟用作最卑贱的粗使家。
甚至连仆柳嬷嬷,都可以随意欺侮妈妈
。
宝姨记得真切,当初买下我时,柳嬷嬷扇了妈妈一
掌,而弟弟居然不闻不问。
这些事,原本都只是陈家的私事,宝姨纵然看不惯,也没法指指点点。
还有最让宝姨气愤的是,弟弟不肯放妈妈改嫁。
若早放了,哪有如今的祸事。
宝姨一想到这个,就郁闷得想吐血。
如今,陈家家亡了,弟弟落
杨家苟活,这就让宝姨
有了发泄郁气的好去处。
弟弟已非昔金贵的陈家少爷。
如今陈家已经烧成了白地,田契、地契什么的,也丢失了,弟弟也就是个穷鬼。
尽管那两百亩田,大家都知道是陈家的,但没有田契在手,乡公所、镇公所的绝对会黑吃黑。
原本,杨老爷念着杨陈两家祖上的香火,打算收留弟弟,让弟弟到米铺里帮忙算账,因为弟弟识字,也会算数。
这绝对是个好差事。
但宝姨不愿让弟弟好过,就吹起了枕边风,要把弟弟弄成贱
才。
说到底,祖上的香火早就淡得飘淼了,哪比得上枕边
的香风。
于是,杨老爷就给了弟弟两条路,一是签下卖身契,做个粗使家,因为杨家不养闲
。
二是滚出杨家。
这两条路,无疑是一死一生。
如今外面兵荒马,天灾
祸,出了杨家,九成是个死。
弟弟无奈之下,只好签了卖身契,成了外宅的下等家。
从小娇生惯养的弟弟,第一天做家就几乎崩溃了。
因为活多食少。
早饭和晚饭,都是内宅里的主子们、嬷嬷们、丫鬟们、童们吃剩的剩菜剩饭,分量小,不足以饱肚。
午饭好一点,管饱,因为除了剩饭剩菜,还会有足量的蒸红薯。
只不过,红薯吃多了,难免会觉得难吃。
至于要的活儿,那就多不胜数了。
在外宅迎送访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