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泊于湖边等候。当此顺风,不便久留,就此告辞,数月后进京再来造府。”天赐留之不住,只得送二至门首,遂道:“弟制服在身,不敢远送,望勿见罪。”鹏飞道:“是何言也,孰不知礼。”言讫,拜别而出。来至船上,即刻开船,顺风而上,往富春而来。自是天赐在家择
治丧,自此谨守制服。
再说鹏飞之母蒋大姑在家,自打发鹏飞、兰花进京后,家中虽富厚,亦觉冷落,遂往妹蒋二姑家居住。妹夫解孟甚是敬礼,二姑终与姐谈笑。二姑无子亦常有忧思,屡劝其夫娶妾,解孟只不从,大姑亦好言相劝。一
,章家仆
来禀大姑,道:“家中报子已到,报姑娘中了探花,大相公中了状元,过半月,将至家矣。”大姑大喜,遂作书令老仆天海打发报子去讫。
当,大姑辞过妹 夫。即起身回家。其妹二姑亦向来贺喜,姊妹二
同驾一车,仆从随后,不几时即至家中。
时过半月,值大姑正与妹在房中闲坐,忽来禀报,状元已回府。大姑即与妹同出中堂,但见满堂旗帜,鹏飞、兰花立于堂上,见了母亲,遂跪拜于地下。大姑忙忙扶起,命兄妹拜过二姑。
礼毕,大姑命兄妹坐于侧,细问京都之事,鹏飞遂将福建巡抚王忠上表,父亲含冤之故说与母知。大姑闻言,不胜忿恨,道:“如今那贼已家产尽绝,父子双亡。蒙王巡抚与你父报仇,此等大德,即当往谢之。”鹏飞点应诺。
兰花道:“今父亲蒙皇上敕封为天下都城隍,各省有诅颁行。”大姑道:“以你父之德,为城隍于职无愧。然圣上之恩,难以报效。”
鹏飞又将天赐得中榜眼,及至父母双亡,——说知。大姑道:“他既无父母,须要他到此招亲。”二姑道:“此言有理,只是他现在居丧,且待他满了孝服,作书请他便了。”大姑点应诺。
不数,鹏飞遂与兰花同往福建。未及一
,到得省城,令仆写了名帖进与衙内。王忠见了状元、探花名帖,随步出门迎接,与鹏飞、兰花挽手同
暖阁,到得后堂,鹏飞、兰花倒身下拜。
王忠忙忙扶起,请他二坐于客位,遂道:“二兄弟如此,弟实难解,请问光降敝衙。有何见意?”鹏飞遂将来由详述,后道:“大
所刑之
,即杀父之仇
。大
为先父报仇,真乃重生父母。”言讫,以手拭泪。王忠道:“为民申冤,自是本职,倘状元不弃,愿结为兄弟。”鹏飞与兰花道:“若大
见
,得常待左右,故所愿矣。”
王忠闻言,不禁大喜,三遂于衙内,嘱告天地,愿结为生死之
。王忠年二十居长,鹏飞次之,兰花居三。后设酒欢饮,至晚方休。兰花不胜酒力,醉了扶着去睡。王忠邀鹏飞至书房,鹏飞遂将兰花男装之故对王忠说知,王忠道:“原来妹妹如此绝,真可敬也。既已名扬天下,宜早隐身退避,若再如此,恐主上察知反为不美。”鹏飞道:“兄说的在理。只尊嫂处不可言及此事,惟弟与兄知之。”二
谈至半夜方寝。
次,王忠与鹏飞早起,见兰花仍在酣睡,遂并至花园闲步,王忠谓鹏飞道:“贤弟婚否?”鹏飞叹道:“弟去年赴科场,于吴江船上遇一
子,名曰春花,其
年貌与弟相当,其才亦不在弟之下,是湖南唐巡抚家小姐,曾与弟联诗定约,至今不闻消息,实令弟伤心。”
王忠道:“贤弟若以此为心,恐终有负贤弟矣。”鹏飞不解,道:“兄何以见之?”王忠道:“愚在京时,闻唐巡抚为
刚极而后柔,若知此事,必不相容。此
若守贤弟之约,有死而已,又何指望。愚有一妹,与贤弟同年,名曰春容,亦颇有才名,胸中学问亦不在愚兄之下,虽贤弟意中美
,亦未必如此。愚作书至家,为贤弟说合,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鹏飞尚有难色,道:“弟与兄今之盟,与春花昔
之盟,弃旧迎新,弟所不为矣。若天缘有分,自可成配,倘他父不容,此
料不负我,或为父所
,必然死矣。如其死,我当守之以约,决不复娶。”
王忠道:“愚闻仁义虽重,忠孝为先。贤弟既为才子,岂不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么?贤弟欲守义,愚亦不夺贤弟之义,若此终配贤弟,愿使妹子居侧室。”鹏飞道:“令妹何可为
妾?”王忠道:“决无不可。”鹏飞闻之,只得应允。
言毕,二回衙内。王忠遂将此事告之其妻吴氏。吴氏道:“姑娘终身大事,上有公婆,岂容丈夫主持,况为
妾?”王忠道:“你有所不知,想那唐巡抚不能容
,
必自死矣。”吴氏道:“恐不是如此又如何?莫如趁早悔言为妙。”王忠不从,遂作书令
送至家中。书中之意,言与状元结盟,及将妹子许配状元之故。
鹏飞与兰花歇住数,遂欲起身,王忠留道:“贤弟既与愚结盟,便是一家,相聚未几,即匆匆欲去,这是缘何?”
鹏飞道:“弟出京时,主上言明,宜早回京。今弟在家已久,不敢再留,就此告辞,后会有期。”
王忠知留他二不住,遂道:“贤弟欲去,愚亦不便强留”。又附鹏飞之耳道:“妹妹切宜禁之,不可再由他进京。”鹏飞点
应之,即与兰花起身,王忠送出拜别。
不出半月,二即至家中,即将结义及王忠以妹相配之事,一一说与母亲。大姑闻之,心中欢喜。鹏飞因思春花甚切,遂与母亲道:“儿子吴江订约之
,至今全无动静,儿欲往湖南探之,若姻缘有成,儿愿足矣。倘或不然,儿亦当自 尽其
。”大姑道:“你往湖南。得早回家,必以功名为念。”鹏飞闻言,点
应允。正欲起身,忽报圣旨到来,只得与兰花忙整衣冠,焚香接旨。
那传旨之官至门首,读罢圣旨,鹏飞闻圣旨命他为湖南学政,妹妹兰花为江南学政,且即月赴任,心下大喜,忙与兰花叩谢恩,又设酒与饮差接风,饮毕,送
公馆歇下。
鹏飞思忖道:“命为湖南学政,正好探访春花消息。”不禁欣喜,又暗暗谓兰花道:“贤妹才名扬于甲第,志已成矣,何不托养亲之故,退守闺,以尽
道?若再执迷不悟,恐犯欺君之罪,悔之不及矣。”兰花道:“兄往湖南仕途保重,妹之事将斟酌而行,兄不必远虑矣。”
鹏飞终不放心,遂将此意告这母亲。大姑道:“小妹之事,我正思量。”遂唤兰花道:“圣上命你为学政,你意如何?”兰花道:“儿正踌躇,尚未有定,倘不赴任,恐负皇上我之意。”大姑道:“你本闺阁绣
,今声名列于榜上,犹不知足,将欲自杀其身耶?”兰花闻母言,即决意不出,遂作表请辞,托钦差覆旨。
次,将此表转托钦差代为申奏。钦差回京,即将表文奏帝。帝看罢允奏。
自此,兰花于家中卸却男装,现出子面目,谨守闺房,终朝以琴书为乐,吟咏为欢,绝不题仕宦之荣。当
鹏飞收拾行装,别了母亲、妹子,遂往湖南而去。暂且不题。
却说春容与春花自结为姐妹之后,终以读书为事。一
,春容独坐书房,只见春花欢然而来,道:“如今可好了,鹏飞中状元子。”春容道:“何以知之?”春花道:“有状元报在此。”一
说—
自袖中取出,
与春容。
春容看毕,春花问道:“为今之计,将怎生是好?”春容道:“鹏飞自与贤妹订约之后,贤妹费尽心机,受尽苦楚。他倒安然,只图功名,全无一毫念及贤妹。细想此,实是负心之
,莫如早绝此念,别图他计为妙。且你我有此才学,怕无才子相配不成。若得其
,吾姐妹共事,何必切切如此。”
春花闻言,沉吟片时,道:“妹道此亦是无
,却义不容弃,倘无缘有份,妹愿与姐姐同事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