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饭馆(种田文)
作者: 长安墨色
文案:
周老三被赶鸭子上架,读了十四年圣贤书,到了二十他娘才明白儿子不是读书的料,改回家种田种地,可周老三身子骨娇贵惯了,田地种不来,媳也娶不上,眼看就要打一辈子光棍……
幸好,有个叫吉祥的姑娘肯嫁,只是吉祥胃贼大,一顿能吃四五个壮丁的饭,周老三一听就觉要不得,可没想到,成亲后的两
如蜜里调油,把小
子过红红火火。
他们从摆摊开始,然后开饭馆、开酒楼,后来招牌打响,把一间不足三丈的小店,扩展成了数十家大酒楼,后来招牌打响,连官家都钦赐了牌匾。
小提示:
1家长里短,细水长流;
2节奏缓慢,温馨治愈,有美食,会经商,会发家致富,也会有小金手指;
3看文愉快哦,温馨治愈
内容标签:种田文 爽文 经商
主角: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细水长流的温馨治愈种田文
立意: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1章 、001
大清早起来,院子外白茫茫的一大片。雪下了整晚,快天亮了才停,现在积了足有两寸厚。
王金秀从被窝里爬起来,穿好了中衣,紧接着翻身下床,边穿棉袄边推开门,大着嗓门往院子里招呼儿媳去
活儿,“娟儿,慧香,快去
舍看看,雪下得大,你们去把
舍顶子上的积雪除一除。”
说完了回身往床上瞅一眼,推一把,利落的对她男说,“行了,天亮哩,你眯瞪一会也赶紧起来。”
说罢扣好棉袄上的扣子,风风火火梳了,随便收拾了一下,就往灶房里钻,准备生火烧开水。
王金秀是周村出了名的能,从隔壁村嫁过来二十几年,将家里打理的
净净,
子也过得红火。她男
周虎生
老实,勤快,种田种地一把子好手,夫妻两个生了三个男丁,老大叫周开荣,老二叫周开华,老三叫周开富,原本还想生个老四叫周开贵,谁知后来再没怀上。
得,好好的“荣华富贵”愣是没凑齐。王金秀时常念叨,就是这名字出了问题,好寓意没凑齐反倒成了败招,连累了他家的好运道。
原来啊,他家老三周开富生下来就格外体面,满月以后脸圆嘟嘟,,清秀好看的和年画上的福娃娃似的,王金秀喜欢的紧,笑的嘴
都合不拢。后来这老三也争气,学说话走路都比同龄
快一大截,加上后来村里路过一个会算命的和尚,和尚来家讨水喝,周老三便迈着稚
的步伐,用泥碗给和尚递井水。
和尚一看周老三,眼睛都亮了,又是摸骨又是看面相,还问了八字,最后欣喜的说,这孩子将来有大造化。
那时候王金秀还没太往心里去,后来随着周老三越长越大,越长越体面,白白简直不像个庄户
家的娃娃,王金秀猛然想起那年老和尚的话,难道这大造化是说孩子将来能做官?
她越想越对,隔就割了两斤
,提上一篮子
蛋去乡里的私塾,请先生教她家老三读书。
王金秀刚回想到这,大儿媳罗娟儿进灶房了,一边哈气边说,“娘,刚去瞅了,
舍好好的,没啥问题,我把顶子上的积雪除
净了,你看,
昨儿还下了两个蛋。”
说着把手张开,里卧着两枚白白胖胖的
蛋。
王金秀把蛋接过来,宝贝似的放到边上存
蛋的陶罐子里,一边放一边和儿媳
唠叨,“你说老三模样好,
子也好,咱家也不差,他咋就娶不上媳
呢?”
原来,自周老三六岁去私塾开蒙,这书一读就是十四年,他读书踏实,先生都夸他,可除了踏实以外,就没半点读书的天分,至今连个秀才都不是。
周老三自己都说了,他不是那块读书的料。
可王金秀不信邪,连哄带劝加压迫,又着周老三在私塾多待了几年,这不,一晃他就二十了,这婚事也耽搁了,早几年媒婆还
上门说道,王金秀想着他家老三是读书
,把儿子看的比金疙瘩还宝贵,愣是一个没瞧上。
等她准备叫老三放弃读书,回来老老实实种田种地,好家伙,当年瞧不上的姑娘们老早就嫁了,娃娃都生了俩个,就她家宝贝老三还是光棍一条。
大儿媳蹲下来,一块帮着点火烧开水,心想还能为啥,还不是您早先眼高手低,现在老三年纪上去了,除了多读过几年书,模样好看些,地里的活计半点不通,恐怕连五谷都识不全,可不是没姑娘肯嫁嘛。
但她可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边拿柴禾边安慰王金秀,“兴许缘分没到,咱们找媒婆慢慢相看着,总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姑娘,娘,你别太心急了。”
王金秀怎么能不急,同样的是二十的年岁,老大老二那时孩子都有了,到老三他还一个
孤零零的,做娘的怎么能不着急,她越想越气,连带着心里积压的火气上来了,语气也不太好,急吼吼的,“我当然急,你们都不急,我还不急,那谁为老三上心!你们真是,一个个都叫我
心!”
这气一上来,王金秀说话难免重,吓得大儿媳
不敢说话。
听见灶房里的吵闹声,二儿媳慧香端着一筐子红薯进来了,她在外
把话听了一半,剩下一半猜也猜得明白,不就是为了三弟的婚事嘛。
嘿,她还真有个消息要同娘说。
慧香把红薯放下,掀开灶台上烧水的锅,用瓢舀了几瓢温水在木盆里,边蹲着洗泥红薯边说,“娘,我倒是有个主意,要是你不喜欢,可别骂我。”
王金秀把眼皮子一掀,瞅了老二媳一眼,“那不能。”
她脾气大,有时候上
,但不是个不讲道理的
。
这慧香昨天回了趟娘家,她娘家李家村靠近黄沙镇,昨儿镇上有集市,她跟着嫂子们去凑了凑热闹。一堆凑一块话家常,自然说到她婆家弟弟周老三的婚事,慧香把自家兄弟夸了一通,问她们有不有适合婚配的姑娘介绍,奈何边上的
都不接茬,会认字儿模样帅有什么用,庄户
家还能靠这吃饭?
但没想到,最后还是有意外收获,有个婶子搭了句嘴,说去年有户姓吉的家,是老家遭了灾,投奔亲戚到他们这一带的,可惜亲戚早就迁走了。
“这姓吉的一家子脑筋灵活,投亲无门的况下,愣是在咱们黄沙镇活了下来,一家子和河边搭了个茅
屋,做些炊饼小吃食卖,滋味可好哩,听说,是他家闺
的手艺,那姑娘叫吉祥,长得水灵灵可标志了,今年刚好十八岁,我见过几回,
子也温柔,嘴甜
笑的,你们婆家老三是读书
,模样俊朗
斯文,两
说不准合得来。”
慧香一听就来劲儿了,不过留了个心眼,边嗑瓜子边问,“这样听来,这位吉祥姑娘除了家境不好,是外地,其余样样都拔尖,这么好的姑娘,上门提亲的
数都数不清吧?”
那位婶子摆了摆手,冲慧香挑挑眉,“套我话?嗐,我又不是媒婆,顺嘴和你提一嘴罢了,不兴唬你。实话和你说吧,这姑娘是好姑娘,但是胃特别大,一顿能吃四五个壮丁的饭,太能吃了,一般
家恐怕养不起呦,再一个,她娘身子不好,累不得,常年要吃药的,下面还有个七八岁的弟弟,他们又是外乡
,在咱们这无亲无故的,姑娘就算出嫁了,以后也得顾娘家。”
慧香一听,当即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