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立春回到房间,果看到一只藤编箱子,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养猪的专业书,还有几本流传甚广的手抄本。两本笔记本,其中一本里画着一幅简笔画,画中一只猫冷淡地看着一条蹦跶的鱼,下面还写着一行字:吃鱼是猫的天,我一直等你释放天
。做为强迫症轻度患者的顾立春很想纠正他,吃鱼真不是猫的天
。
第190章 1977
陈禹一家离开后, 劳改院里彻底空了下来。
这里很快就被五场的职工利用起来,他们把里面的上下铺搬走,打制了一批简易书柜, 把图书室里的书搬进来, 再在房间里摆上十几张旧桌椅。劳改院摇身一变, 成了小型图书馆,比原来的图书室大了许多。
如今运动已经结束, 社会风气虽没有彻底扭转,但比以往宽松许多。们不必再提心吊胆地过
子, 文化方面也相对自由, 但书籍还是很欠缺。
顾立春把自己看过的、确定用不上的书都放在图书馆里,其他也有样学样, 你一本我一本地, 慢慢地又凑了一批书籍。
那些劳改院里的回去后, 纷纷给顾立春邮寄东西,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当地的特产、布料、衣服、点心, 最多的还是书。光是林教授和关教授就寄了一大箱子。
顾立春挑拣出一部分留下, 剩下的就放在图书馆里供大家阅览。为了方便管理, 图书馆还设了两名管理员,都是由退休职工担任, 寒暑假可以由学生兼职, 目前是没有工钱的,大家心里过意不去, 会拿些吃的喝的给管理员。
图书馆很快成为五场有名的地标, 不仅是五场的青年和知青喜欢来看书,其他分场的年轻也来凑热闹。一到星期天,图书馆就
满为患。
顾立春星期天就没去图书馆凑热闹, 窝在家里给大家回信。有父母亲的,孟念群的,二堂哥的,孟青扬的,还有全国各地的老熟的,像林教授、老袁等
的。
信件太多,他写得手腕酸疼,小满在旁边看了心疼地说道:“大哥,要不我替你回信吧,我能模仿你的笔迹。”
顾立春爽快答应道:“行,你替我回几封。”
小满信心满满地坐下来,拿起笔就写,有了小满的帮忙,顾立春的工作量减轻一半。
回完信,他又给准备了一些特产给他们回寄过去。立夏和立冬主动包揽这项任务,负责打包,跑邮局,顾立春还给了他们每五毛钱的跑腿费,两
是乐不可支。
邮寄完东西后,顾立春接到了总场的通知,他需要去外出去学习一个月,往年这个差事都是邓场的,现在到他了。
顾立春临行前发了封电报给父亲,说他今年去不了省城过年了。父亲很快就回电报说,没关系,大家明年再聚,因为大伯已经恢复工作,非常忙,也没空回来团聚。
顾立春外出学习一个月,最终在过年前一天返回农场。
一回来到家,顾立春就发现桌上积攒了厚厚一摞信件,全国各地的都有,他挨个看下去。
陈禹写了三封信给他,说他已经回京,已经要回自己家的房子,姑姑已经恢复工作,他自己已经复学,进了高中读书。顾立春看罢便把信放到一边,接着看别的。
孟念群的信中说,他已经跟着父母回京城,陈洁也请了年假提前回去,陈洁的父亲要见他,他很紧张。
顾立春倒是想知道他们见面的形如何,可惜这封信里没写,估计得等到年后才能知道后续。
顾立春正认真看信时,忽听到门传来一阵扑哒扑哒的脚步声,不用说,这自然是小妹妹来了。
明宝站在门,伸着脑袋朝门缝里张望。
顾立春假装没发现她,继续低看信。
明宝终于忍不住,自己发出声音:“嘎嘎,喵——”
顾立春这才笑着回了一声:“喵——”
小明宝笑着跑进来扑进到他的怀里,两条胖胳膊搂着他的脖子,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声
气地说道:“嘎嘎,你跑了。”
对明宝的话,顾立春自带翻译器,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指责他之前跑出去玩没带她。
顾立春用明宝能听得懂的话解释道:“上班,钱,糖。”
明宝眨着眼睛,慢慢点
,“嗯”了一声,表示明白了。原来哥哥不是偷着跑出去玩,是要上班挣钱给她买糖吃,她大方地不再计较。
顾立春十分艰难地跟明宝流了一会儿,偏偏这小家伙还是个话痨,很多话都说不明白,可还是很愿意聊天。小满听到动静,跑上来把她抱了下去。顾立春继续看信,并随手回了几封。
第二天就是除夕。今年家里比往年更热闹,年货也比以往更丰盛。不只有他们自己准备的鸭鱼
,还有全国各地寄来的特产,从海城寄来的午餐
、凤尾鱼罐
,从京城寄来的大白兔
糖、
脯、糕点,从省城寄来的果脯、鱼
等等,家里的储物柜塞得满满当当的。
几个孩子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芒,他们经常在田三红和顾立春身边转悠,因为这两时不时地会给他们一些零食吃。
明宝已经2岁多了,长了牙,也能吃东西了。这小家伙也是个吃货,而且还特别机灵。
谁的袋里鼓一些,嘴唇一动,她就凑上来要吃的。偏偏很多零食她又不能多吃。大家吃东西时会背着她,越是这样,她就越盯得紧。自从家里有了这个小稽查队员,大家的生活里倒是多了很多笑料,但也不像以前那样自在了。赵志军只能应大家要求,多带明宝出去串门。
春节八天假期一晃而过,开工后,顾立春就有意把以前搜集的各科高中课本放到图书馆里。
他知道,今年的10月份就会恢复高考,这些课本和资料是有备无患。因为消息还没下来,他也不好说得太多。
有时他也在图书馆里翻看高中课本,有些看了就很怪地问道:“顾哥,你的夜校文凭不是到手了吗?怎么还看课本?”
顾立春笑道:“我没有读过高中,夜校教得很浅,我想系统地把高中课程自学一遍。”
有佩服他的勤奋好学,有
不以为然,觉得没这个必要,也有
跟着他一起学。
农场里还有不少好顾立春认亲后为什么不认祖归宗,毕竟他亲生父母是城市户
,说不定还能因此进城,不用缩在农场这个小地方。
顾立春对外统一解释说自己喜欢呆在农场,用这个名字用习惯了,懒得改。
实际上,他差不多也是这么想的,顾立春这个名字跟着他两辈子,虽然名字很大众化,但真的用习惯了,猛然改个名字,别说别,就连他自己都得适应好长时间,索
不改了,反正名字只是个代号而已。
孟安城和于天蓝充分尊重他的决定,也没提出让他改回来。于他们而言,能找回儿子已是天大的幸运,哪里还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开工后不久,陈洁便从京城返回农场。她一回来就拎着两大包东西去顾立春家。如今她和孟念群的恋也算是公开了,大家知道真相后,都说陈洁这姑娘眼光好,孟念群
长得俊,手艺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出身不好,如今
家已经平反,这个缺点也没了,何况还有顾立春这么个聪明能
的堂弟,实在是上佳的
选。
陈洁一来就受到顾家上下的热烈欢迎,明宝最小,却跑在最前
。
陈洁笑着把包袱递给顾立春,弯腰抱起明宝连着亲了好几下。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