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小冬和妹妹对视一眼,摇了摇
:“我们都吃了个烤红薯了,不饿。”
小夏舔了舔唇,嘴
里残留的甜味让小姑娘心
极好:“对,我不饿了。”
“你们不饿我饿,走走,带你们出来,还能让你们空着肚子
活不成?”沈鱼招呼着他们坐上三
车,用力一蹬:“都别跟我客气,今天多亏有你们帮忙,小夏帮我卖东西,小冬帮我看摊儿,大家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该吃顿好吃的。”
虽然还没数,但沈鱼知道,今天没少挣钱,所以也就不吝啬吃饭那点儿钱了。
当然,也不至于大手大脚,找了个看起来
净,闻着炒菜味儿也香的家常菜馆,沈鱼带着脚步迟疑的两兄妹进去了。
这种小馆子,虽然没有国营饭店规模大名气高,但
家服务好呀。
而且,还不需要粮票,这是重点。沈鱼那两张粮票早用完了,每个月属于他的份额,从来没到过他手里。
沈鱼看了一下菜单,菜色没有很多,真就一些家常菜。
他们三个肚子里都缺油水,沈鱼瞥了眼隔壁桌子,觉得那个红烧
做的不是很地道,就点了一个招牌菜梅菜扣
。
这是本地的传统蒸菜,过年的时候大部分过得去的
家餐桌上都会有这道菜,这家饭店敢拿出来当招牌菜,最起码味道不会太差。
然后又点了一个木须
,酸辣大白菜,一个
丸冬瓜汤。
主食可不是像后世那样,直接给你上一盆,不够还能添,这会儿主食得按重量算钱。
沈鱼一
给要了二两米饭,还要了六个大馒
,不够再加。
看着好像东西不少,但他们几个都能吃啊!哪怕是年纪最小的小夏,也把那二两米饭给毫不费力的吃光了。
一开始他们两个还不好意思夹菜,尤其是
菜,筷子都不敢往盘子里伸,顶多夹一点儿炒白菜。
还是沈鱼看不过去,拿了双
净筷子,把梅菜扣
木须
都给他们拨了一些到碗里,让他们直接吃。
不得不说,沈鱼挑的这家店,味道确实不错。
梅菜扣
的
片,蒸得透透的,肥

即化,瘦
细
不柴,吸收了酱汁和梅
菜的特殊香气,一点儿
腥味儿都没有。
这种
片,沈鱼空
都能吃,还觉得香得很。
下面的梅
菜,浸透了
汁,拌在白米饭里一起吃,看着黑黑白白不太好看,但那味道,谁吃谁知道。
木须
表现平平,
片炒得有点儿老,不太
,但木耳还不错,吃着爽
脆滑。
酸辣大白菜纯粹是沈鱼习惯了荤素搭配,就点了个这么个菜,意外的味道不错,白菜炒得刚刚好,酸辣爽
,也很下饭。
丸汤里冬瓜多
丸少,味道一般般,没有多好,也没有多坏。
三菜一汤,每道菜份量都不少,但被他们吃了个一
二净,连汤都喝光了,尤其是
菜盘子,小冬拿着馒
,把
汁全给蘸馒
吃了。
唯一剩下的是两个馒
,沈鱼和小冬一
多吃了两个馒
,小夏把米饭吃完了,没要馒
,三
都吃得有点儿撑,在饭店歇了一会儿才走。
这么多菜,一共才花了三块四毛五,最贵的梅菜扣
,也才一块二毛五。
比红烧
还便宜一些,毕竟红烧
是纯
,这个里面还有不少梅
菜。
虽然是沈鱼给的钱,但两兄妹都跟着一阵
疼,这些钱要是自己买
回家做,多划算啊!
沈鱼好笑地摸了摸小夏的小辫:“总要出来见识一下的嘛,咱们小冬小夏,以后挣了大钱,也带着
出来吃好吃的。”
这么一说,两个小家伙一下子就斗志昂扬了。
今天他们跟着沈鱼,算是长见识了,看着他把那么小的一个个发圈,卖出在他们看来的天价,还有那么多有钱的孩子抢着要,两个小孩对沈鱼的崇拜都快溢出来了。
吃完了饭,三
又回小学门
,等着他们的小客
上门。
然而沈鱼是低估了他的发圈的威力,三个
过去的时候,距离上学时间还有四十多分钟,竟然已经有小朋友等在那里了。
不光是她们自己,还带着大
。
有那么一瞬间,沈鱼怀疑,是不是
家大
觉得他骗小孩钱要来退货的。
不是,
家也是来买发圈的。
原来这些小朋友回家之后,就闹着要零花钱要买发圈,大
们当然不会这么容易松
。
小朋友就又哭又闹的说,谁谁谁都买了,还买了两对。
正好那谁谁谁,就住在一个大院一个单元楼,家里大
经不住闹,去看了一眼。
别说,发圈做的真好看,上面那些小装饰,绑在小姑娘辫子上,一甩一甩的,多可
呀。
妈妈阿姨姑姑姐姐什么的,就心动了。
至于价格,贵是贵了那么点儿,可他们这种家庭,难道还买不起几毛一块的发饰?
而那楼下的谁谁谁,本来还正挨骂呢,家长觉得自家小孩,
花钱,几毛钱就买这么个小玩意儿,败家!
结果邻居特意跑来看,还说好看,可
,要给自己孩子买。
这家家长再一看,可不是,自家那皮丫
这么一收拾,确实看着顺眼了。
这家小孩一下子得意起来了:“我就说不亏,老师都买了呢,还买了好多。”
“真的,你们老师也买了?”
“对啊,有的买好几对呢。”小姑娘眼睛骨碌碌直转,隔壁幼儿园的老师,也是老师呀,她又没说假话。
另一个家长就说:“这种是你们小姑娘戴的,你们老师戴,不合适吧。”
小姑娘大声解释:“也有老师戴的,是一种粗一些的,我看见了,上面有好大的蝴蝶结,可好看了。”
家长们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然后没过多久,这些知道消息的,就都在沈鱼这里见面了。
有了小客
们努力宣传,沈鱼这一波也没少赚,这些妈妈阿姨姐姐们,手里都有钱,最起码不会缺这块把几毛的。
沈鱼一边高高兴兴招呼客
,一边说:“我这发圈买了不亏,今天有几个漂亮姐姐,一
买好几个,说要送
呢。”
对啊!还能送
。
这快过年了,妯娌小姑子什么的,总要见面,送个好看的发圈,又体面又新鲜,还能讨
欢心。
于是一
好几对的买,不光给自己买,孩子闹着要,也得给自家闺
买吧。
当妈的,怎么会舍不得给孩子花钱——梁凤霞是个例外。
这里聚集的
一多,就容易招来其他客
,买不买的,
家就想凑凑热闹,看你这卖什么好东西,怎么这么多
。
这样一来,还真引来了小学老师们,来了哪有空手走的,这么好看的发圈,同事都买了,自己不买,显得多穷酸似的。
亏得沈鱼带的货够多,两麻袋加一个大筐呢,眼看着拿出来的卖的差不多了,连忙再补货。
有个眼尖的,看见沈鱼那筐里装的发圈好像不一般,伸着脖子问:“你那里面的发圈怎么不卖?”
沈鱼就掀开盖的麻袋布给她们看:“这些都是特制的,贵。”
一个阿姨眼睛一挑:“说得好像我们买不起似的。”
沈鱼连忙道歉,直接把筐搬下来给她们看:“姐姐们,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