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新门路,作为帝王,他以武定天下,在南方一统后他又专心学习治国之术,历代王朝的覆灭原因都在心里天天思量,大国如同小家,得有钱才能养的起家
, 可
多了就有私心, 作为皇室必须要保证充足的财政收
让国富才能民安…
盐、铁自汉朝以来一直控制在朝廷手里,占据了国库很大的收
来源, 羊毛不能和其相比,由民间那些百花齐放的丝绸织布作坊就能看出, 以后民间纺羊毛的小作坊肯定会
益增多, 这羊毛作坊该如何经营才能保持优势呢?
和羊毛作坊眼可见的危机比较起来, 这土丰肥就有方子的优势了,那石膏石灰都是朝廷矿山开采,也属于可控资源,显德帝非常重视这个肥料作坊, 高大
自从任职土丰肥作坊后几次进宫见驾,皇上对这两种肥料的推行让京兆府衙门全力配合。
高大
和田树满书信
流不断,经常请他来作坊里帮着掌掌眼, 一来二去熟了之后,桂芝就开玩笑道,
“高爷爷, 我父亲这样算不算是你们作坊的顾问?”
“何为顾问?”
高大
有些惊的问道。
“就是在肥料方面我父亲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不定时的来帮你们解答疑问。”
高大
捻着胡子点
,
“这顾问用的恰当,说实在的,我对这肥料实在是没底,总感觉大郎来一趟我就有了底气。”
桂芝就微笑,那也不能给你白使唤吧,我父亲献方子已经领了奖励,可你这售后太长了吧,于是故作天真的道,
“我听说好些大的商贾家里的作坊都不止一处,他们的技术顾问就会隔十天半个月去各个作坊掌掌眼,有新的方子或者哪里有不合适的地方指点出来,没想到我父亲也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高大
笑容些微的尴尬,自己隔段时间不请
来看一眼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而且他刚才听到了什么新方子,他心思急转…
显德帝对春耕时用土丰肥的粮食产量非常的满意,待听的高卿说想请田树满做肥料坊的‘顾问’时就点了
,
“以后你们肥料坊也能赚钱了,添加些许
手你有权决定,只这俸禄需要你们自己解决,账册上列明原因即可。”
于是田树满成了土丰肥作坊的‘顾问’,每月都要去一趟肥料坊,九月份最忙碌的时候,他就要多来几趟,那往外出的肥料他要把把关看是否当用…
随着秋收开始,各家的粮食颗粒归仓,春耕领到土丰肥的
家都乐开了花,各家纷纷找上村正里正要买肥料,因为官府有公文,肥料的购买必须由村正里正出面,而各村的村正里正在秋收后又收到了新的公文,
“谁家里有牛粪马粪的也可以去换肥料,两担换一担,有需要的都说个数来,咱们村子报上去就等差役送
子下来,咱们到时候带着钱驾着牛车到了肥料坊直接就能装货…”
按村子来拉肥料的法子初衷是肥料惠民,结果发现非常的实用,百姓不用一趟趟跑腿了,定好的
子带上箩筐去拉回来双方都不耽误功夫…
有了春耕的经验,到了秋
耕种时,基本上家家还是要了五亩地的肥料,一斤二十文,一亩地十斤土丰肥,五亩地正好一贯钱,刚刚卖掉粮食得的铜钱拿了一串出来,花钱的
高兴,收钱的
更高兴。
土丰肥作坊大门外按村子排了十个长队,一车车的肥料堆在门
正在过秤
“大
,今
进账又是一千多贯。”
坐在桌子后面拿笔记账收钱的书吏对着走过来的高大
喜笑颜开。
“好好,”
高大
高兴极了,在这时候体会到了肥差的感觉,只是他现在有些焦
烂额,
“秋种耽误不得,每天再加几个村子你这边能行吗?”
虽然有了春耕的经验,但是冬小麦的播种量太大了,排在后面的村子等不及来信催了,高大
可不敢耽误农时,再说肥料都已经准备的足足的,他就想每天来取肥料的村子再加几个。
“大
去户部借调几个
吧,十天半个月的那边也说不出啥。”
这位领
的书吏也是个
脑灵活的,马上想到了这个好主意。
每天都有千多贯钱进账的高大
回户部,那些同僚们各个都热
的很,他找到尚书大
说了借
手,当即就派了两个书吏给他,
“各地秋粮进京还需时
,正好到你那边先练练手。”
牛粪发酵的土硫肥已经可以往外出了,高大
的书信又到了田家庄。
同时桂芝也收到了一封直接从客栈捎过来的加急的信,
“桂芝,我帮你寻摸了一处铺子,只要五百贯,初五速来京城…”
张骐一直没忘帮桂芝买铺子的约定,自从
了国子监读书后,他新
了不少好友,他又早早跟同窗们嚷嚷着自己要寻铺子,
“中不溜的!”
就是他的标准,同窗们都学到了一个不上不下的新解释,不要小看各家小公子的能量,既然能送到国子监来读书,都是家里得宠的,消息来源非常的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