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原意】
雄野飞翔,缓缓扇动翅膀。龙腾小说 ltxsba@gmail.com想念长久在外的那个
,道途阻隔空惆怅。
雄野飞翔,传来忽上忽下的振翅声。那诚实可
的
,实在是太让我担心。
看月一天天流逝,我的思念悠悠绵长。道路漫长,你何时才能回来。
那些达官贵啊,寡廉鲜耻没有道德。不嫉妒不贪心,走到哪里不顺利呢?
【当代阐释】
下里的怅惋
初民社会的子,率真朴实,心中所想敢于脱
而出,
真意实,掷地有声。看到雄野
扑扇着翅膀,思念自己的丈夫,只是恨道阻路长,遥隔万里。只能在记忆中重温丈夫的模样。担心丈夫的安危,挂念丈夫的吃穿。春
漫长,丈夫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是什么造成的这样子?就是那些达官贵
们。
斥责声中带着怨愤。
直白的表露,坦诚的心灵释放,无拘无束,虽鄙俗简朴,但意味悠长。相形之下,后代们踵事增华,虽然同一种
感,但是含蓄隐微,如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
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却上心
。”同样是描写与丈夫赵明诚的离别之苦。但细细读去,如吞梅嚼雪,完全一幅不食
间烟火气象。怅惘和忧郁,不见怨气,只见闲愁。本身充满痛苦的惜别相思在这里隐忍不发,让那剪不断,理还
的离愁愈加反复纠缠,更显愁闷无序的痛苦。
下里与阳春白雪没有好与坏之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有着各自的创作、接受群体。我们既可以是下里
,过实实在在的生活,说直直白白的话语;也可以做阳春白雪,做事不事张扬,谦恭得体,说话隐约含蓄,不锋芒毕露。只不过,需要我们直言痛陈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再模糊其辞。如歌词中所说,该出手时就出手。
【国学故事】
红豆:相传,古时一男子出征,死在边地。其妻夜思念,哭于树下。泪哭
了,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
们称之为相思豆。相思至泣血,可见其
之
,其
之炽。所以相思红豆亦是来见证
最好礼物。唐代王维便有《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关阅读】
白居易《琵琶行》;李益《江南曲》
【原文】
卷耳
采采卷耳1,不盈顷筐2。 嗟我怀3,寘彼周行4。
陟彼崔嵬5,我马虺隤6。我姑酌彼金罍7,维以不永怀8。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9。 我姑酌彼兕觥10,维以不永伤11。
陟彼砠矣12,我马瘏矣13。我仆痡矣14,云何吁矣15!
【注释】
1采采:采了又采。卷耳:野菜名,又叫苍耳。
2盈:满。顷筐:浅而容易装满的竹筐。
3嗟:叹息。怀:想,想念。
4寘zh:放置。周行hng:大道。
5陟zh:登上。崔嵬we:高低不平的土石山。
6虺隤hu tu:疲乏而生病。指足胫无力。
7姑:姑且。酌:斟酒喝。金罍le:青铜酒杯。
8维:语气助词,无实义。永怀:长久思念。
9玄黄:马因病而改变颜色。
10兕觥sg:犀牛角做成的酒杯。
11永伤:长久思念。
12咀ju:有土的石山。
13瘏tu:马疲劳而生病。
14痡pu:生病而不能走路。
15云: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何:多么。吁xu:忧愁。
【经典原意】
卷耳菜采了又采,还不到一小筐。叹息想念我远行的,将竹筐放在大路旁。
登上高高的石山,马儿已疲惫不堪。姑且饮一铜杯美酒,不让思久久于怀。
登上高高的山冈,马儿已病得眼花缭,姑且饮一牛角杯美酒,只为了从此不忧伤。
登上高高的山,马儿已经累病倒。仆
也病倒了,多么令
忧愁。
【当代阐释】
巾帼不应让须眉
《卷耳》让离别之思散发的无处不是,大路旁,凌的石山,高高的山冈,浓的像一团化不开的雾。只有借酒消愁。
感低落的甚至颓废。
为什么那么多的征夫怨?为什么少有征
怨夫呢?这种男
不同的内心
怀多由男
角色、地位及分工造成。
男子从小便被视为传宗接代的根本。在家长制的威严下,男子有着不容怀疑的绝对地位。所以男子可以去读书,上私塾,接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要实现孔圣所说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所以男子要支撑起家庭,处理耕种、送迎等重要事物。要发奋图强,夺取功名,光宗耀祖。一切重要事务都需要男
去担负。一旦面临外敌
侵等紧急事件,男子也要有义务去“服役”,为国杀敌。所以古代多“征夫”。
相比较之下,子地位低卑,
子无才便是德。她需要去做的,便是遵守
道,
持家务,养育子
,赡养父母。一个
任劳任怨的辛苦、幽怨,在家中却无
倾诉,子
小辈,父母权威,唯一能说上话的丈夫却远在天涯。心中不免愁苦万分,极尽思念。
征夫怨,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留下了太多
气回肠,缠绵悱恻的故事,以至于让
怀疑是不是
心里从来便有这么一种离别悲苦
结。“君住长江
,我住长江尾,
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浩浩
,这
思随一江春水流传至今。
现在的男之间,不再有死板的角色限制。
子一样可以养家糊
,一样可以驰骋杀场。于是,远走天涯的队伍里面,多了些
子的身影。在古代不曾有过的征
怨夫也成了悲愁别绪中的一声叹息。
虽然古今离别愁苦的心境没有任何改变,但至少子已经与男子比肩而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