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去找他讲了一大通道理,“闵大,这圣旨本官接是接了,但恐怕是会抗旨不遵了。”
这位三十出的监察御史闵芝南大
,乃是一位妙
,听到季衡这句话,完全没有觉得惊讶,反而是赶紧放下手里正在喝茶的茶杯,道,“下官接下这传旨的活,乃是别的大
都推脱不来传旨,大家看下官年纪轻轻,身强体壮,正适合快马加鞭南下,下官推脱不得,只好来了。来的路上,下官就想了,为何众位老大
们都不来呢,可能就是怕会遇到这个结果。大
抗旨不遵,大家同大
您恼怒也不行,不恼怒也不行。所以就将此事推给下官了。所以,大
这话,就当没说过,下官也当没听过,下官明
就回京去,路上摔断腿,大约一个月会到,到时候说大
您在后面,您看可行不。”
季衡倒是没想到会遇到这么一位传旨的官员,不由莞尔,说道,“事倒不必如此麻烦,也不必大
去摔断腿,但是需要大
做出已经带着我一起回去的假象,之后请罪之事,等本官回到京城,自然会自己去请罪。”
季衡也没有对闵芝南解释太多,闵芝南斯斯文文地,答应了季衡的要求,想反正是这对小自己闹自己的,他可不想在中间充当炮灰。
季衡怕许七郎那里得到消息会以为自己要回京,便还特地写了封密信通过许七郎建立起来的秘密通道给他送了过去,以让许七郎安心,按照原计划行事。
六月中旬,朝廷水师已经准备好了,且王启果真以为季衡回京去了,东南一带少了季衡,这些手握兵权的武官是各有派系,原来是季衡坐镇,大家功劳都看在眼里,直达天听,赏罚分明,季衡不在了,定然就会出现以前的抢功,构陷等事,东南刚刚强大起来的陆军水师力量定然会有所削弱,这对王启来说,简直是最好的消息。
据王启所知,姜时泽和汪秉直也并不是那么和睦,姜时泽倡导海战,汪秉直却更喜欢陆战,因为姜时泽擅长海战,只要海战就是他的功劳第一,但是汪秉直却擅长陆战,要是陆战,他便是功劳第一。
要是没有季衡,这两个因为战术偏差都能够闹起来。
而且两江总督陈焕之和汪秉直之间更是有些芥蒂的,完全不可能好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