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字以下的三句,是解释的部分。更多小说 Ltxsfb.com”夫如是”,指这三句前面的”患不均”、”患不安”。怀柔远
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解决公平问题和安全问题,远
就会不服。不服怎么办?只能自修文德,而不是自修武德,一通
打,不服也得服。
”既来之,则安之”,意思是既然把他们吸引来了,就要好好安抚他们,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的用法有点变,成了您既然来了,就好好待着吧。我国古代,边疆地区,特别用威、化、镇、抚、安、宁、怀、归一类字眼作地名,如辽宁的宁远,北京的怀柔,河北的怀来和宣化,内蒙的绥远,陕西的定边、靖边,甘肃的安化、靖远等等。所谓”来之”,所谓”安之”,都是软硬兼施。
现代的怀柔远,也是如此。远
来服,主要看移民局,世界各国的
都往哪儿跑。移民局也叫归化局,就是专管远
来服的。欧洲各国和
本,都害怕远
来服。美国有立国原则,表面上欢迎移民,骨子里也害怕移民。全世界的难民都投奔”自由世界”,”自由世界”会吓得发疯。
”萧墙之内”,指鲁君所在。萧墙是一种遮蔽来视线的短墙。古代宫室,常于
处设屏帷,如同后世的影壁和屏风。天子在门外设屏,叫外屏;诸侯于门内设屏,叫内屏。大夫有簾,士有帷,也是类似的东西。这种屏,就叫萧墙。孔子的意思是,季孙氏担心的根本不是颛臾,而是鲁君。他是怕鲁君收拾自己,颛臾为其内应。当时,孔子生气,主要是生冉有的气。因为二子俱仕季孙,冉有是季氏宰,责任比子路大。他认为,季氏伐颛臾,目的是削弱公室,冉有、子路明知不对,却不加劝阻,还要辩解说,这不是他俩的主意,是季氏要这样
,甚至说颛臾城池坚固,离费这么近,不吞并它,将来必定是季氏的后患,这是助纣为虐。
此事,史书毫无记载,《论语》是唯一线索。冉有为季氏宰在前492年,即季康子执政后。他担任此职,时间很长。子路为季氏宰在仲弓和冉有之前,即前498年,旋辞职,随孔子周游列国。他随孔子返回鲁国在前484年,再事季康子当在此年之后。而子路死卫在前480年。由此,我们估计,季氏谋伐颛臾,当在前484-前480年之间。(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
也。”
这是孔子对隐者的批评。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见好的,唯恐赶不上;看见不好的,就像害怕把手放进滚水里。这是形容隐者洁身自好,惜羽毛。孔子说,这种
我见过,话也听过,没什么了不起。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才是孔子赞成的做法,即在隐居中坚持信念,尽一切可能,推行自己的主张。他说,这种话我听过,没见过,大家说说容易做着难,没
当真要这么
。
孔子的特点,是重在掺乎。他对他当代的政治,不满归不满,决不放弃从政的机会。他批评鲁侯,批评季氏,批评阳货,但还是想应他们的召,出来做官。国内不行国外,自己不行就派学生。比如仲由、冉雍、冉求到季氏那里做官,就是他派去卧底,希望通过他们,影响季氏,改变季氏。阳货和公山弗扰,按孔子的标准,是坏蛋中的坏蛋,但他们打招呼,孔子也动心。他派学生,想打敌
心脏,给他来个黑虎掏心,但效果不理想,被改造的反而是儒门自己,胳膊拧不过大腿。(孔子对隐者的批评)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