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谈判在无限期进行当中。
之所以是无限期谈判,主要是中华帝国狮子大开,向
本提出各自苛刻要求,令
本难以接受。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李卫国的意图则是拖延时间,拖延到中华帝国完成战争准备,发动甲午战争的那一刻,便会将此事作为开战的借。
英法美等协约国成员国纷纷照会中华帝国,要求中华帝国不要太过分,适可而止,不要谋求不切实际的条件。
中华帝国的谈判大臣,故意漫天要价,让本还价,让英法美协约国从中协调,然后再一点点的让步,让
本
看到谈判有希望,让英法美感觉自己对中华帝国施压有效果,这样他们才会对中华帝国放松警惕,不会联想到中华帝国会以此为借
最终发动战争。
近代史上,本帝国为了阻止中华崛起,两次发动战争,打断中华崛起。
为了打断中华清朝的崛起,本帝国发动了甲午战争,打断了清王朝的洋务运动,彻底断送了清王朝重新崛起的可能
。
几十年后,中华民-国统一全中国,又是让中华民看到了民族崛起的希望,
本帝国惧怕中华崛起,因此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第二次打断中华崛起的希望。
直到21世纪,看到新中华的崛起,本再次挑事,准备拖美国下水,再次打断中华崛起的希望。
这就是典型的邻国矛盾关系,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身边有国家崛起,威胁到本国的利益。
同样,如今对于中华帝国而言,本帝国正在崛起。
本帝国这些年虽然因为战争关系,赔偿中华帝国巨额战争赔款,但
本背靠英法美协约国集团,经济发展迅速,不但可以偿还中华帝国的战争赔款,还有余钱发展经济,甚至建造了超弩级战列舰(
本版超无畏战列舰)。
李卫国对本
既痛恨又敬佩,痛恨的是
本
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沉痛伤害,敬佩的则是
本
努力奋斗的
,这是值得中华
学习的,因为
本在二战后,只花了二十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越苏联,仅次于美国。
本
的奋斗
值得中华
学习,但更应该值得中华
警惕,邻居太强不是好事,敬佩归敬佩,该收拾小
本还得收拾。
李卫国便是这样的,他要打断
本经济腾飞的进程,要阻断
本崛起。
当然,一个区区本,还不值得李卫国如此重视,阻断美利坚崛起,才是李卫国真正重视的事
。
之所以要先动本,只说
本离着中华帝国太近,
本在协约国阵营当中最弱,同时,还要加上李卫国对
本的历史仇恨,这些都导致李卫国要拿
本先开刀的。
中谈判在马拉松式的进行当中,暗地里,中华帝国却在整军备武,磨刀霍霍,准备要宰小
本了。
战争云笼罩着
本,也同时笼罩着全世界。
李卫国决定从欧洲撤军,尔
战争经历了五年,已经为中华帝国策军训练出了大量经历过实战的官兵,而中华帝**方也将各种新式武器和装备在战争中不断进行测试和改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令中华帝**队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尔
就是欧洲的吙药桶,李卫国不想让中华帝国策军过度介
其中,而是让给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来处理,毕竟李卫国的策略是削弱整个西方世界的整体实力,在
尔
制造矛盾,不过是为了加速激化欧洲各国之间的敌对
绪罢了。
同时,李卫国也不希望中华帝**队过早的介欧战,而是希望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同协约国英法俄进行大决战,只有他们打得越惨烈,才越附和中华帝国的国家利益。
李卫国知道在太平洋战场上,德意志帝国其实帮不了中华帝国,甚至也抱有同样的想法,希望中华帝国和本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拼个你死我活,那样也附和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利益。
双方心照不宣,李卫国从尔
撤军的消息传到柏林,新继位的德皇威廉二世只是象征
的挽留了中华帝国,肯定了中华帝国在
尔
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想控制尔
,自然
不得中华帝国退出
尔
,将中华帝国此前占领的希腊、塞尔维亚等地转
给他们。
这正中李卫国的下怀,中华帝**在尔
大练兵,已经将该地区化为一片焦土,制造了无数种族血案,尤其是针对斯拉夫
,最是残酷,想要激
沙俄帝国的仇恨。
此刻,李卫国正要扔掉尔
这个烂摊子,
给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这样他们就会吸引沙俄帝国的仇恨值,一旦中华帝国在太平洋战场对
美开战,
尔
必然引
欧战,到时候德意志就算不想参战也不行了。
不过,李卫国可不是省油的灯,就算必然要把尔
给德奥等国,也要捞回些好处才行。
李卫国将希腊还给奥斯曼帝国,换取科威特,那里是中东石油最丰富的产区之一,虽然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开采迹象,但李卫国却是不会放过的。
但科威特目前在英军的实际占领之下,不过宗主权还在奥斯曼帝国手中,因此奥斯曼帝国将科威特转让给中华帝国,实际上只是给了中华帝国一个合法收回科威特的理由罢了。
这已经足够了,李卫国就需要这样的合法理由。
目前协约国集团依然没有跟同盟国开战的决心,大英帝国在全世界各地,依然奉行避让政策,若是碰上中华帝国的军事侵,只要不关乎核心利益,一些偏远没有价值的殖民地,便会下达不抵抗政策,主动撤离这些地方,避免跟中华帝国直接军事冲突。
如今,李卫国用希腊跟奥斯曼帝国换取了对科威特的合法占领权,英国顿时悲哀了。
大英帝国新首相罗斯碰上了大难题,他一直奉行强硬政策,当初选举时,他就是利用威廉和索尔的联合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为理由,煽动大英帝国民众反对威廉政府,导致威廉和索尔都无法再次连任首相,最终首相的位置被罗斯夺得。
然而,如今奥斯曼帝国将科威特的宗主权转让给了中华帝国,这立即令罗斯政府非常难看。
中华帝国将以此为借,要求大英帝国退出科威特。
可是,科威特对于大英帝国来说非常重要,其战略位置是波斯湾要地,大英帝国海军在波斯湾的军事驻地。
此前协约国集团多次兵棋推演,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攻击中德合建的世界铁路,科威特便是其中一个出发点,英法联军将从海上抵达科威特,然后出兵格达,截断世界铁路,切断中华帝国和欧洲的6上联系通道。
若是中华帝国控制了科威特,那么势必影响协约国在战争期间对世界铁路的攻击行动。
当然,攻击世界铁路的6续不只科威特一条,还有另外三条,其中西伯利亚战线是东方战线,大英帝国无法手,只能沙俄帝国**完成,这对沙俄帝国来说,难度太大,所以沙俄帝国要求英法美必须在其他战线上配合行动。
剩下的两个战线便是印度战线和高加索战线,其中高加索战线基本上还是以沙俄帝国为主,大英帝国的配合有限。而印度战线则是大英帝国为主攻,沙俄帝国配合。
如果罗斯放弃科威特战线,那么在印度战线上,大英帝国将不得不独自面对中华帝国的强大军事力量反扑,法兰西帝国未必会派兵跑到印度帮助英军打仗,而美利坚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