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亚洲舰队战的推演。
由于中华帝国海军是偷袭,所以美海军战舰在第一
中就被中华帝国海军的潜艇击沉三分之一。
随后,双方发激战。
由于事发突然,美海军各舰只能各自为战,被中华帝国海军各舰分割包围。
中华帝国海军的战舰在火力、装甲和航速上都占优势,战斗于是在一个小时内结束,本联合舰队全军覆没,美利坚亚洲舰队全军覆没,协约国前来观礼的各舰也都被击沉。
第一阶段,海战阶段的兵棋推演很快结束,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在这方面,中华帝国海军有着绝对的自信。
接下来,兵棋推演开始进行登6战。由于中华帝国取得了制海权,所以直接对江户发动大规模进攻。
中华帝国将出动六个海军6战师团,在江户湾周边六个地区同时进行抢滩登6战斗,趁着本6军没有反应过来前,六路大军迅速合围并攻占江户,控制住
本明知天皇和
本中央各部门要员,然后请出能久亲王担任新天皇,迅速结束甲午中
战争。
只要快速结束甲午中战争,在协约国集团没有完成战争总动员之前,彻底征服
本,那么就有可能避免世界大战。
毕竟,协约国集团见失去了本,很大程度上可能选择妥协和忍让。
这正附和李卫国的心思,其实李卫国决定甲午年对开战,有些冲动了,他本可以再继续坑协约国集团几年时间的。
如果不发世界大战,那自然是好的,既满足了李卫国教训
本的快感,又附和中华帝国的整体国家利益。
不过这种概率并不是很大,中华帝**方不可能为了这个渺茫的希望而不准备世界大战。
相反,军方都非常兴奋,终于可以打世界大战了,他们都忍了很久了,早已经迫不及待了。
接下来,兵棋推演进世界大战阶段。
这就比较复杂了。
首先体现在经济方面,虽然同盟国集团的经济总量依然占据全世界62%的份额,但协约国集团也占31%,其中美利坚直接占了2o%,虽然只有中华帝国43%的一半,但其战争潜力是毋庸置疑的。
理论上,同盟国集团可以用经济总量跟协约国集团进行消耗战,最后取得胜利。但实际当中,双方的损耗比例存在变数。
接着是政治方面,协约国集团在这方面占优势了,因为同盟国集团内部政治分歧比较严重。
这都是因为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王国这三个国家,奥匈帝国跟奥斯曼帝国有领土和族群矛盾,同样意大利也跟奥匈帝国有着相关领土利益冲突。
这是同盟国集团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反倒是协约国集团,英国对沙俄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反而使得英俄长达百年的矛盾得到解决,使得协约国集团在政治上更加稳定一些。
军事方面,协约国集团的军事实力膨胀的非常快,尤其是最近几年时间,英美法俄四国,几乎是在疯狂的扩军备战。
截止目前,美利坚海军每年都会下水八艘主力战舰,即四艘超无畏型战列舰和四艘超无畏型战列巡航舰。每隔三年,都会有十艘巡航舰下水,作为舰队护航战舰。
目前,光美利坚海军就已经拥有了三十艘主力战舰,包括1888年2月开工的四艘罗德岛级战列舰(罗德岛号、乔治亚号、新泽西号、康乃狄克号),5月开工的四艘路易斯安那级战列巡航舰(路易斯安那号、佛蒙特号、勘查斯号、明尼苏达号)。
1889年3月开工的秘西西比级超无畏型战列舰(密西西比号、德荷号),南卡罗来纳级超无畏型战列巡航舰(南卡罗来纳号、密歇根号)。
189o年6月开工的特拉华级超无畏型战列舰(特拉华号、北达科他号),佛罗里达级超无畏型战列巡航舰(佛罗里达号、犹他号)
以上这些主力战舰已经6续下水了,大部分已经正式服役,列装美利坚海军舰队。
美利坚海军,在罗斯福的带领下,发展速度远超格兰特时代。
同样,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大英帝国,似乎越发依赖美利坚了,对美利坚俯首称臣,因此获得了大量来自美利坚的资金援助,使得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似乎回光返照,也疯狂了起来。(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