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完成心愿。
553这也是一个汉语不错的小伙子,我在路边发现他和另一个同伴坐在离大部队有些距离的地方。我对他们磕头时用的护具很好奇,便走过去看个究竟。他很热情,还同意手持护具,就像他们平时磕头时戴的那样,让我拍照。
554由于时间紧张,我们没能和他们做更深入的交谈,只能匆匆上车继续赶路。行至不远处,已经发现有午饭后提前上路的信徒开始向着拉萨朝拜了。
其实,他们的朝拜,他们的祈祷,并不是为了自己。听导游说,他们多是祈求世界和平,祈求神灵赐福人间。
555我们按照他们的身份证,抄下了地址,我想寄些照片给他们,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寄出合适,明年春节,他们能回到家么?
继续下一个景点,来的时候没有说的——阿沛村。
556阿沛村,是在阿沛•;阿旺晋美的故居所在地旧址上,新修建的村庄。我对它的第一印象是规划的相当整齐,一排排小楼展现了浓郁的藏族风情,非常精致。
557同林芝地区的大部分村庄一样,阿沛村也是内地援建的。
558鲜艳的花朵盛开在村庄道路两旁,整个村子被鲜花装点得五彩缤纷。
559一栋房子的门口处,雕梁画柱,精细的仿佛一件工艺品。
560这是村长的家,位于整个村子的中心,村口正对的地方。
561村口的老婆婆们,我比较好奇的是她们手中的纺锤,这在现在是不多见的东西。与她们合影是要收费的。
562由于刚才与朝拜者的接触耽误了一些时间,因此在阿沛村只停留了几分钟,之后便继续上路,向着拉萨方向行驶去
563一样的青山绿水,只是天气与昨日不同,让照片上多了几分色彩。
我昨天忘记说了,林芝的西瓜很好吃,推荐一下。我们买了小小的一个,居然有六斤重,可见水分之足。
564尼洋河的颜色却没有什么变化,依旧像一条碧绿的丝带缠绕在山谷间。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出,因为我们是返回拉萨,所以水流的方向与昨日不同。
565来时没有介绍的另一个景点——太昭古城。
566虽然古城就在318国道旁边,却是在尼洋河的另一边。
太昭古城原名“江达”,在藏语的意思是一百个村庄中的第一个。沿尼洋河、娘蒲河有两条峡谷,谷中有九十九个村庄,江达村恰好处于两河交汇处,因得而此名。
567古老的木质吊桥与现代的钢筋水泥桥相隔不远。似乎还是近处的这座桥更有味道些。
568远远的就看到超大的一捆柴禾,是不是他们还部分沿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呢?
569不知是古城不接待游人,还是旅行社没有安排参观,我们没能到河对岸去逛逛,只是在这边远远的望着它。在太昭城后,藏着著名的唐蕃古道(即茶马古道),但从这里是看不到的,遗憾。
570又回到中流砥柱附近,巨大的落差使得河水奔流而下,这里也是尼洋河第一大峡谷。
571路过的一个小镇,内地援建。坐在车子前排果然比较好,除去pp的质量可能有些差,但总是能第一时间发现目标~:)
572虽然是内地援建,但这些小房子对当地村民来说并不是免费的。听说是援建政府分担一部分,约20%,村民自己出大部分。
573不知道是不是背包客,看装备比较专业,只是车子不像是山地专用的。
在公路上,偶尔会看到有三两个的骑单车游藏的人,多以外国人为主。导游也证实的确如此,因为外国人都比较喜欢冒险,似乎对他们来说良好的身体状态并不是第一位需要考虑的。
574迥然不同的两座山,一边林木茂盛,另一边怪石林立。
575川藏公路就在这样的青山与怪石中,在尼洋河的陪伴下,蜿蜒的伸向远方。
576昏昏欲睡的我,在导游的提醒下,发现了陡峭山坡上的一支小分队,于是迅速的拿起相机。
577很佩服这些牦牛。山上的小径看起来不过一尺宽的样子,勉强能让它们踩在上面,另一边就是几十米的河谷,有时一两个石块从它们脚下跌落滚入河中。它们就是这样小心翼翼的顺序通过,缓慢攀爬。
578从容不迫,缓慢流淌的尼洋河,滋润着河岸边的一草一木。
579偶尔也有发怒的时候,顾自咆哮着奔腾而去。
580即将离开林芝,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因为以世界上最长且最深而著称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我们没有来得及去。听说那里是西藏最美的地方。希望将来能再有机会重游西藏,弥补缺憾,也希望有pp的筒子发来分享下。
581似乎仅仅转过一座山,眼前陡然开阔起来,我们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个景点——邦杰塘草原。
582面积仅仅15平方公里的邦杰塘,给人的感觉是四面环山,世外桃源。“塘”在藏语中意思是平坦宽阔的坝子,邦杰塘草原就是一处水草肥美的草坝。
583游客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更加了解西藏牧民的生活。我们一下车,从各个帐篷里跑出来的小孩子就把我们团团围住了。
584他们希望与游客合影,邀请你去他的家里参观,这样他可以问你要钱。远处已经有游客钻进帐篷了。
585在一个小男孩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他的家。这是用牦牛的毛编成的帐篷,他们一家人就住在一顶帐篷里。
586帐篷很矮,进门需要低头,里面空间不算大,而且光线昏暗。刚一进门,就看到一位老婆婆坐在凳子上打量着我们。
587帐篷的中间是灶台,上面正煮着像牛奶一样的液体,热腾腾的一大锅。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图片上的中年男子,是刚刚的老婆婆的儿子。为我们带路的,是他的孙子,而小男孩的爸爸则放牧去了。
588环顾四周,只看到非常简单的生活必需用品,还有一些瓶瓶罐罐,零乱的堆放着。并且不意外的看到了他们供奉的佛像,这是家家都会有的。
589这应该是他们休息的地方。西藏的牧民们都是一家子人住在一顶帐篷里的,并且不分房间,有时家里还同时有好几个兄弟各自的小家庭。
590堆放在帐篷一角的牛粪饼小山,是他们的燃料。
不要觉得不卫生,其实在西藏,牛粪是很干净的东西。导游打趣地说,西藏的牛都是吃虫草喝雪水的。如果有客人来到家里做客,主人会用牛粪饼擦碗,然后倒上酥油茶。若是贵客,那么主人会亲自用舌头把碗舔干净,再招待客人。听起来让人有些难以接受。当然,我们算不上贵宾,享受不了这样的待遇。
591悬挂在大锅旁边的炊具,看起来是黄铜的。
592我猜想这里是他们吃饭或者会客的地方,有张简单的桌子,旁边还有部分是石头垒起来的。
593帐篷正中间,有一个开口,可能是为了通风及散烟,不知道下雨下雪的时候怎么办。从这张照片也可以看出来,因为这是唯一的光源,所以帐篷里光线很差。前面的几张在帐篷里的照片都是用ps调整过的,不然什么也看不出来。
594听导游说,我们可以从女孩子们的装束上看出她们是否已经成家。凡是系着围裙的,就说明已经嫁作人妇了。
595美丽的邦杰塘,却让我有说不出的感觉。这里的女孩子们大多不会说汉语,除了一个词——“给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