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消瘦了不少。更多小说 Ltxsfb.com脸颊上的肉都瘦下去了。
先是不远万里的赶到大西北,在伊犁待了那么长时间,然后好不容易往关内赶了,又因为老太太的事儿,大冬天里不得不快马加鞭的朝南京赶,可是一路狂奔了几千里地呢。
再然后是热孝期间,这可是他的‘嫡亲’奶奶,这一走,古代中国传统的丧礼和随后的一大串规矩就噼里啪啦的打来了。
酒肉歌舞娱乐是一律停止,连衣服都不能穿颜色艳丽的。
陈鸣身上这肉就也没有养回来。
而这刚脱了热孝,却也不好立刻大鱼大肉的招呼来,且天气也热了,陈鸣也吃不进太多肉类的东西。
他现在手中拿着的是他的那几个小兄弟递上来的‘建设方案’,附带的还有臣僚名单和简历。后者早已经被陈鸣默认了,问题在前者。
陈鸣去年在西安就跟给他们说好了,要他们先拟出来,给陈鸣瞧瞧。时间是开春!
结果赶到了老太太病逝。
这让陈鸣那几个小弟弟耽搁了不少时间。
不过到了二月里,他们还是呈递了折子。对于臣僚名单和这些人的简历,陈鸣只需要做个大致了解就成,建立一个档案。
或者说,从这当中陈鸣还能看出一些这几个小兄弟的山头和政治倾向。
陈鸣主要审计的是他们的建设方案,这些东西还要跟财政部相沟通,因为藩国建设资金的拨发大权是归属于财政部的,而且份额有限。
中国现在的财政收入是多起来了,但中国花钱的摊子也越发的大了,对于藩国的支持只能取一个不大的财政份额。
这几个家伙的建设方案要是最终定下来,陈鸣当然要走内阁,跟财政部通一下气了。
要取得最恰当的分配方案和建设总纲么。
二月份是第一次,这些‘方案’全部被陈鸣打了回去。
三月份是第二次,只有莒王陈唁的折子得到了陈鸣的认可。据悉,从日本下野的田沼意次,现在就在陈唁的幕中。
田沼意次已经把自己相良藩藩主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长子田沼意满。
虽然田沼意次不能算是陈唁的臣下,他上表的大臣名目里,也没有田沼意次的名字。后者在他那儿就相当于一个纯正的幕僚。
执掌日本十多年大权的田沼意次无疑是一个政治生物,但是在日本,以及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那么,年纪还不满七十岁的田沼意次却不愿意在家中坐着等死,于是被德川家治一点拨后,就来到了南京的莒王府上。陈唁可是德川家治的正牌女婿,也是德川家治在中国最大的奥援。
他还指望着自己这个女婿的莒国能够发展壮大起来呢,然后与日本隔着太平洋相望相守。
而田沼意次的政治水准甭管怎么样了,执掌日本十余年,之前又从政三十年,他从担当小姓开始,在日本官场中足足打滚了五十余年,想的是相当的走到。其所主张的重商主义,也颇对陈鸣的胃口。
日本在大灾荒之前的十年里,发展的并不算差。田沼意次和他的政治主张虽然有着这这那那的缺点,比如说贪腐问题,还有个性顽固,甚至是刚愎自用,不知变通,但也的确推动了日本的发展。
只不过小日本的先天缺陷和不走运的碰到了灾难多发期,让他的主张最终破产。
在雅图和汉津之间,汉津和东京之间,陈鸣至少还能塞进去两个儿子。所以,未来时候陈唁和陈哲的地盘真的不相搭。
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的交情。
这一回进宫,两人除了在皇帝跟前走了一遭外,就是泡在了延寿宫。等出皇宫的时候,皇帝的赏赐也到了。东西不贵重,但这个时候还是比较稀罕的,荔枝。
岭南早熟的上等荔枝,摘下后被内务处用飞剪船直扑南京,趁着夏季风吹起,那速度比给杨贵妃带荔枝的快马还要快。
一路上用冰块冰着,进到皇宫的时候,叶儿都还绿莹莹的挂着水珠呢。
陈唁挺喜欢吃荔枝的,他正牌老婆德川氏也喜欢吃,但陈唁还是很大方的对陈哲说:“一家两篓子,正好分。”
陈哲下意识的推辞道:“不用,六哥,这是皇兄赏给你的。”
“当你六哥有多大的胃口?能吃下这么四篓子的荔枝?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天上少有地上没有的稀罕玩意儿。现在就图个‘头一口’。”等半个月,当上好中熟荔枝佳品纷纷成熟后,这玩意儿在南京也就要烂大街了。
如今只供皇宫食用,不是因为它的价值多么多么好,一艘飞剪船+一肚子冰块而已,有什么稀罕的?真正少的是早熟又口味上等的荔枝佳品。
那口味不好的荔枝,再是今年的第一口,递上来吃也没啥意思不是?
想吃啊,等上十天半月,岭南的中熟品种上市后,南京城里稍微有点能量的都能吃到新鲜的荔枝。
这在欧洲都要成为中国权贵生活奢侈的代名词了,实际上的花费真的不大。顺着夏季风,飞剪船速度快的能让人瞪掉眼珠子。
回到府里,陈唁叫人把荔枝卸下来,查看有没有坏得或小的。重新捡拾后,再问身边打小就服侍左右的太监道:“这南京城里都有哪几家得了赏赐?”新鲜的东西只要进到宫里,皇帝就没有吃独食的习惯。再少的东西也要分出一口赐下去。
太监是早把这个打听出来了。
南京里得赏的很是有几家,比如说内阁的大佬们,还有退出内阁的那几位,以及大都督府的那几个,皇帝身边的亲信,比如那刘武、陈大伟、石猛等人,是都受到了赏赐。
但再往下他们几个兄弟中,就只有他一个人得了。皇帝的公主是一个都没有拉下,但皇子们只有洛阳王得了一篓。
听到这里,陈唁心里虽然知道这未尝不是皇帝的手段,但还是非一般的舒畅。可见这身份的重要了。
皇家宗室和宫外的宗亲大臣不能比。眼下皇宫里坐着的这位皇帝,对宗亲大臣是非常非常的够意思,对自己的女儿也相当的娇宠,可是对儿子和兄弟就苛刻了点了。
当然,没人会说这是皇帝薄待自己的儿子、兄弟。只会说皇帝这是在‘磨砺’自己儿子、兄弟。
“派人往延寿宫送三份。”太皇、太后和陈唁的母妃那儿,都要送上。哪怕他们那儿都有了,他当儿子的该孝敬的也是不能少的。
剩下的他自己留了一盘,然后就都给了德川氏。
一篓荔枝再多,也架不住这么分。可这又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