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和平
的行径。
当然,最“采”的那部分,是一定要抹去的,时间问题也要合理些,而对一些敏感的,不能说得太明白的部分,他仍是师春秋之法,想来父亲兄弟都是聪明
,那所谓一字寓褒贬的妙处,也应当明白才是。
这一说,比讲自己的经历还要多费了些时间,而李信也在其中经常话打断,问些问题,这样便使时间拖得更长。
正当李珣重点强调两散的危险
时,耳中忽“刷”的一声响,这声音也不甚大,却让他猛地跳了起来,在父亲、兄弟吃惊的目光下,他勉力露出一个笑容:“师父他们在唤我……”
说着,他已不敢再耽搁下去,急急招呼了一声,便转身出门,直奔园中假山。
他脚下极快,眨眼前便把后面跟出来的李信两甩了几十步出去。一路奔到假山下面,便看到
散
正笑吟吟地站在那里,臂弯里把着拂尘,上面晶莹的细丝还在微微晃动。
刚刚,就是这把拂尘在刷响。
距离有五步远,血散负手而立,正冷冷地盯着他,血红的眼珠让
看了心里发慌。
说李珣不紧张,那是瞎话,但这么多场遭遇下来,平常说话的能力也还是有的,他先向两行礼问安,这才道:“师父、师叔有什么吩咐?”
听他叫得顺畅,散
浅浅一笑,将目光投向血散
。
血散从宽袖中抽出一张帛绢,迎风一展,现出上面血红色的密密麻麻小字:“要想留住小命,便多放点心思在上面!”
说罢撒手,帛绢顺着夜风,飘飘悠悠落到李珣手上,李珣顺势扫了一眼,只见上面都是些奥辞句,多与修炼有关,当是一门颇
的法诀,心中更是一奇。
散
浅浅笑道:“有了这《血神子》,你们这师徒的名分就算是落到了实处。这可是你师父‘血魔化心大法’的出处……”
李珣闻言,又是一惊。看向血散时,却被他冷森森的眼神
得低下
去,他拿着绢帛的手,已不由自主地在发颤。
《血神子》?怎么会是《血神子》?
对这个通玄界臭名昭著的绝代魔功,李珣还是有所耳闻的,不管是号称不死不灭的“血魔体”,还是最为所诟病的“血魇分身”,都是在通玄界令小儿止啼的可怕功法。
而血散由此别开蹊径,修出的“血魔化心大法”,更被号称为近万年来,通玄界最可怕的魔功!
论价值,《血神子》绝不会逊于《幽冥录》太多!
而现在,这本魔功秘籍,便在他的手中?
当然,这不会是全本,但仅仅是这一点点的东西,也不应该被血散像扔垃圾一样送给他啊!
用最土的话说,黄鼠狼给拜年,能安好心么?
谋!
谋!
他手心里已渗出了汗,但怕把字迹沾湿,他连忙摆出毕恭毕敬的模样,将绢帛折起,收怀中,然后大礼叩谢。而这些动作,只换来了血散
的嘿嘿冷笑,这让李珣心中的不安更重了。
此时,李信和李琮也已经来到近前。血散根本不看他们一眼,径直转身离去,血红色的袍服在黑暗中闪了两闪,便消失不见。
血散一离去,李珣心中也轻松了些——毕竟,这一关过了。然而,身边
散
的莫测高
,还是让他难以真正地放松下来。
直到散
开
:“这些时
,我与你师父要闭门参悟一些法诀,不见外客。若有
来找,便由你代我去。以你的本事,应付这些俗事,也足够了!”
这是睁着眼说瞎话!
来找?除了皇帝,谁还会找国师?自己有什么本事,可以代替国师行事?难道是今天耍的那些戏法?
李珣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闻言便是一急,抬正想说话,却被
散
一个淡淡的眼神给镇住,只好垂首应是。
散
向李信那边扫了一眼,略一点
,算是打个招呼,然后就向李珣道:“看你与王爷也是本家,投缘得很,闲来无事,也要到这里多多拜会才是!”
她话中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刚刚那陈兵园内,杀气腾腾的景,大家只当从未发生过,一派和气,一派和气啊!
就是这样,今天散
的拜会就结束了,被抛在一边的主
,摆出了最真诚的笑脸,亲自将国师送到大门外,看着国师与失而复得的儿子在黑暗远去。
他和李琮在大门处沉默了好一会儿的工夫,这才低声开:“让国师府左右的哨探散了吧……在那里没半点用处。”
李琮眸光闪亮,看着他的父亲,轻声问道:“王兄之事……要和老太妃她们说吗?”
“这怎么能瞒得住!”李信淡淡地开说道,又把儿子扫了一眼:“尽力管好府中的下
便是了,即使这消息风传出去,也无须我们
心!”
没有得到自己想到的回答,李琮心中略有不甘,还想再问,李信却不再给他机会,转身进门,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近月来,嵩京城里的闲们忽地多了几个话题。除了不久前弥天盖
的千里火云、天殛天都峰等种种异事之外,新近冒出一位颇得圣宠的“小国师”,也颇吸引
目光。
传说中,这位“小国师”,与当今天子同姓,乃是当今圣上最宠信的国师的弟子,一身仙法,已得国师真传,十分了得。而且,还驻颜有术,外貌俊逸出众,有如翩翩少年,没有半丝老态。
不过,和那位神秘的国师不同的是,这位“小国师”李道
,却与民众亲近许多。这几
有不少
,都见过这位传说中的李道
,与王爷、世子、臣工等,在街上并肩驰过,游冶京城,十分活跃。
正因为如,关于“小国师”的传闻,几乎是每一翻新,天天都能听到新的版本,比之愈传愈玄的正牌国师大
,却是要可信得多了。
从散
将手中职责一扔,自去闭关之后,李珣便俨然成为国师在京城的代表。虽然
散
对朝局向不关心,但由于其
受皇帝宠信,总有一些
自动攀附上来,形成一
不小的势力。
只是散
一贯的眼高于顶,又高
莫测,这些
虽是年年月月的孝敬,却总也得不到个准信,心里好生空虚。
偏在这时候,散
闭关,推了个样貌极
的小道士来——别说他那所谓的“七十”高龄,整个京城,除了那被道法仙术迷昏了
的胡涂皇帝,没
信这个!
散
莫测高
,难道这小小道士也高
莫测不成?
抱着这种心思,几来踏进国师府拜会的大臣便多了起来,而李珣手中,也多了好多帖子,都是请他赴宴与会的邀请。
面对这从未经历的局面,李珣在请示散
不得之后,略加沉吟,便有一番令所有
为之一震的手段——短短几
,整个京城官场,都知道了那个少年道士,原来也是个了不得的
物。
和散
高傲自恃,又不可捉摸的
相比,这小道士却是一个从官场油锅里滚出来的老油条!
圆滑也就罢了,官场上有哪个不圆滑?可是,在圆滑之中,遍布毒钩倒刺的,可就是少之又少了。
小道士话不多,但每句话必切中实地,一针见血,关键处却又圆转如意,绝不伤脸面。但若有
真敢逾越底限,那么,他的反击,也一定是犀利锋锐,转折间颇有那国师的风范,更因其背景
厚,极具杀伤力。
十多场宴会下来,整个京城,竟没有一敢说摸透了这小道士的底。只是在依稀间觉得,这小道士与福王府走得近一些,和王府世子李琮,看上去很是投缘。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