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杨氏的声音很酥,嗲声嗲气,有一种饶痒痒的感觉。龙腾小说 ltxs520.com
这种发嗲与后世那些为了撒娇而发嗲的感觉不一样,是那种自然嗲。
不含撒娇弄俏之态,却给一种勾
的感觉。
看着面前的的,裴旻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脑海里闪过一连串的词语“艳绝桃李、妍姿媚质、风
万种……”
眼前这容貌娇美,是难得的绝色。
以裴旻而今的地位,常所接触的
子大多都风姿绰约,其中优异者若他的夫
娇陈、公孙姐妹,还有高力士的老婆大唐国花吕氏,以及李隆基的妃子武婕妤,无不算是国色天香。
但是眼前这与上述几
大为不同。
她眼角微微上挑,犹如丹凤,眼角的肌肤透出桃花的红,天生就带着几分诱
的媚意。
加上那勾的嗲音,简直媚到了极点。
尤其是此刻穿的衣物,与她丰满的体型而言要小上一号,就如后世的紧身衣裤一样,将那诱
的身型完美的展露出来,前凸后翘,给
一种视觉上的
衣而出之感,担心那衣服支撑不住。
虽说不可貌相,但看到这裴杨氏,裴旻第一个映象就是将她与夏姬、潘金莲这类史上最出名的
联系起来。
裴旻移开了视线,仅以容貌而言,这裴杨氏相较娇陈、公孙姐妹要逊色一二,但是那骨子里的媚态,她们三加起来都比不上这个裴杨氏一成功力。
在他映象中,唯一能够与裴杨氏相比的,也只有宫里的那个武婕妤。
但即便是武婕妤,也要逊色这裴杨氏好几分。
因为武婕妤的娇媚源于做作,她用自己的美色为武器,装出那种楚楚可怜,风万种的姿态,而这个裴杨氏却是媚骨天成,纯天然就有着一副水
杨花的相貌。
裴旻忍不住在心底道:“若这世间真有苏妲己那样的狐狸,那这个裴杨氏十有八九就是狐狸
所化。”
“两位不必多礼!”
裴旻没有继续盯着裴杨氏,收回了目光,招呼两座,自己走到了上位坐下,命
送上茶水。
裴旻喝着早已习惯的薄荷味茶,说道:“南来吴裴,却不知是邕公的后裔,还是香公、策公后裔?”
河东闻喜裴氏是晋室高门,永嘉之,裴氏族
四散,流移南北,形成三支五房的局面,南投襄阳一房就给称为南来吴裴,以裴邕、裴香、裴策三
为主。
也许是襄阳地理环境,与南北朝时期,缺乏有效给力的政权,又或者真是才凋零。
南来吴裴这一房并未出现什么惊才绝艳的物,令得这一房存在感极低。
是裴家五房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房。
直到隋末唐初,南来吴裴北返在洛阳中原一带定居,才渐渐有了起色,其中最出色的一是裴耀卿,现在担任济州刺史。
裴旻原本不知道这号物,只是李隆基东去封禅,途中要经过济州。
裴旻才知道裴家又有一崛起于朝堂了。
裴冠惭愧道:“在下是策公第六代后裔,祖父迁来洛阳,一直居于东都……”
他是老实,说的虽是事实,但他的父亲是妾俾所生,属于偏房,而他自然是偏房中的偏房。
说是裴策第六代后裔,大有欺瞒自己偏房的嫌疑。
在世族中,血统是尤为重要的。
至少迄今为止,还没有偏房任家主的例子。
哪怕在是惊才绝艳,若裴行俭这样的物,都没有任家主的资格。
这种混淆视听的说法,让裴冠很不舒服。
但裴旻却并不在意那么许多,作为一个后世,偏房不偏房的,在他眼中根本没有什么。
只是南来吴裴与西晋永嘉五年,匈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与裴家分离。
也就是说往上数四百年,他们才有一点点的可能是亲戚。
这种沾亲带故,也能算是亲戚?
裴旻不管怎么想,也无法将面前这两归为自己的亲戚上来,但想起裴杨氏亲昵的叫着他“裴家伯哥”,好像真的是一家
一样,心底尤为怪异。
裴杨氏此刻却道:“裴家伯哥才华横溢,乃当世文宗一代大儒。夫君与妾身是仰慕已久,伯哥的所有文章诗赋,夫君与妾身都一一拜读,反复研究商讨,大是敬服。伯哥文采,便如三国时期的曹子建,独占天下八斗。但妾身以为就算是曹子建亦不及伯哥了得……”
“曹子建建安文学的代表物与集大成,他的诗赋词彩华茂,
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但曹子建文辞乐观、
漫、哀而不伤,有
小家子气。但伯哥不同,伯哥的《锦瑟》含蓄蕴籍,尤其是诗中的‘此
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字一句更是发
省,令
感慨泪流。”
“而《登科后》却又是另一种风格,刻的表达了伯哥心中的
云豪气。还有《出塞》……”
裴杨氏激昂的高吟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山。”
“此诗此句,写于伯哥临危受命,弃文从武,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放弃长安的如画风景,依然投危机四伏的洮州。伯哥的志向豪
,尽显诗中……”
“在妾身看来,伯哥的诗极有曹的豪迈大气,又有曹丕的轻快直爽,更有曹植的
兼雅怨,词采华茂,可谓集三曹之优,与一身也。”
脸红!
裴旻天荒的脸红了。
曹、曹丕他们政治上的成就,让
忽视了文学水平。
魏晋风骨源于建安文学,而建安文学以三曹、七子为上。
三曹自然是曹、曹丕、曹植,而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
、阮瑀、应玚、刘桢,他们每一个都是当时第一流的文坛宗师。
但七子以三曹核心,曹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曹丕是诗歌委婉悱恻,多以
、伤感为题材,两首《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其所著《典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曹植更是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诗赋家……
三曹的建安文学,影响了后世四五百年……
裴杨氏将裴旻比做曹、曹丕、曹植的合体,这吹捧的,让裴旻实在有些无地自容。
但是裴杨氏的表现,也让裴旻刮目相看。
裴旻知道自己的长短,不敢跟三曹相比,但是裴杨氏夸赞的一字一句,并非不无道理,不是那种胡吹捧,说的是有理有据。
尤其是对曹、曹丕、曹植风格的描述。
三曹各有特点,曹的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大气磅礴,《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不体现这点。
曹丕的诗作语言通俗,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他的诗句用词不加雕琢,但音节婉约,致流转。
至于曹植,那更是了,文辞之华美,天下无双,放眼华夏千年历史也只有李白、苏轼之流,可以相比……
裴杨氏一番夸赞,将三曹的特点都一一表明,然后辨别选择了豪迈大气的《出塞》,不加雕琢却委婉细致的《登科后》以及文辞华美的《锦瑟》来对应三曹。
从而用掩饰的方式,来证明裴旻比三曹强。
就如跟诸葛亮比武,跟项羽比画画一样……
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说不出这一番话来。
裴杨氏这狐狸一般的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