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海城。
对此,欧阳朔一个也不怠慢。
根据他们的喜好与心性,或是给予金银宅院,让其可自由遍览大夏河山,无拘无束;或是像杜甫一样,出仕为官,两不耽误。
或是允许其在廉州盆地结庐而居,过着逍遥自在的隐士生活;或是到西南大学堂任教,做一位饱学之士。
总而言之,不强求,不拘束。
大把金钱撒出去,欧阳朔就想搏个“养士”之名,在提升王朝文化指数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文人墨客到大夏定居。
要知道,这些诗人并不都是闲人,大都是科举出身,有过为官一任的经历,或是性情不合,或是怀才不遇,才借着诗歌抒发心中的愤懑与不满。
到了大夏,这些诗人通通可一展所长,抒发心中抱负。
海纳百川,可不是说说而已。
如此之胸襟气度,比之大唐盛世又有何差?!
消息一出,引来更多的文人墨客竞相投效,初唐四杰中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白居易,诗人李商隐、李贺等等。
可谓门庭若市。
一时之间,山海城这座位于南方蛮夷之地的偏院都城,一下变得文华灿烂,文气冲销,华盖九州,成了新的文化中心,再不复蛮夷之名。
像韩愈等几位在朝廷出仕的大家,干脆以山海城为据点,结起诗社,赶着休沐日,或结伴同游,或对酒当歌,好不热闹畅快。
再借着春节将至的喜庆气氛,更是将这一股诗潮推向一个高峰。
放眼哪个时代,文人墨客能有这般逍遥自在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才情跟着释放,如汹涌海水,可谓酣畅淋漓。
短短数天,就有十几首脍炙人口的新诗问世,真乃一大奇观。就是在这样一种气氛下,诗仙李白姗姗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