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肃清一切游、独自游逛风景的感觉并不好受,正德最厌恶的就是过那种离群寡居的圣
生活,难得出京一次,他怎么会不放纵一次?
于是。朱公子和杨公子又带着四大美出游了。
上珠宝巷、下珠宝巷是经营金银珠宝首饰地盛地;米市巷、柴木巷、菜市桥是热闹的市井集市。瓦子戏院则遍布城中各处,这些地方最是热闹。治安自然也是最,不过这些地方正德皇帝和公主们自然也不屑去逛,这倒让江彬放心不少。
江彬戴英雄巾、一身短打扮,蜈蚣扣的武士报,腰间
了根双节棍。江彬本来就是一副痞子相,脸上又有两个疤,这副模样往那儿一站,挺胸腆肚狐假虎威,要不是后边的正德、杨凌和四位美
神态端庄,简直就是跟着花
花公子逛大街地护院家丁,谁看得出这位就是金陵城的江总兵。
此时正是春天,最宜欣赏柳闻莺,正德一行
租了条花舫船,游湖直至近午兴致不减,又沿长堤柳下漫步而行。
正德和唐一仙傍依而行,永淳小丫到底向着姐姐,总是扯着湘儿说个不停,湘儿本来自觉不是那么在乎杨凌,可是眼见
家一对儿走在前边,时而低语、时而轻笑,眉来眼去,别有滋味,那心里可就泛起了酸意,可又不好表现出来。
张符宝将这三姐妹行止、心思瞧在眼里,不觉暗暗好笑,她本来不欲去注意杨凌行动,这一来却时不时的想去看上一眼,眼见前边一对璧如影随形、柔
蜜意,不期然想起那
夜间梦中
形,想象起若是被杨凌如此呵护怜
的
换作自已这一来心里顿时不自在起来。
阳光铺开了温柔。春风拂起了漫,如丝的垂柳点缀出江南地秀色,柳丝间莺语昵喃,一排排的
柳倒映在绿波中,与阳光一起潋滟着无限优美的湖光山色。
美丽地西子湖畔,翠柳成,微风缠绵。自与杨凌做过那种亲热之事,永福和杨凌好的蜜里调油,那种焕发出的美丽气息简直让容颜丝毫不逊于她的永淳和湘儿都有些嫉妒。轻轻走在杨凌地身边,她地心也象春风一样的飞扬起来,盈盈秀水,顾盼出无限地
愫。
“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杨凌盯着永福的小嘴儿坏笑。
永福娇嗔地白了他一眼,恨声道:“你看家做什么?”
杨凌眨眨眼,悄声道:“我看哪里了?”
永福鹅蛋脸儿一红,嘟起小嘴道:“家下次不理你了”。
杨凌捂着嘴咳了一声,眼睛瞧着前边的正德夫妻。却用永福公主听的到的声音道:“唉,宁儿不理凌哥哥了,不知道受冷落的它会不会伤心?”
永福眼珠儿一转,被他引动了好奇心,诧异地道:“冷落了你,谁伤心呀?”
杨凌勾了一下永福的眼神,往自已袍襟下一引,似笑非笑地道:“它呀”。
“呀!”永福公主又气又羞,攥紧了小拳直想拿他地后背当鼓敲,好在她还省起这是在大街上。永福公主恨恨地剜了他一眼,红着脸嗔道:“不许你说!”
杨凌摸摸鼻子,闷笑道:“不说,不说”。
永福公主脸儿红着、嘴角笑着、心里甜着。飘也似的走了一阵儿,忽地说道:“这里好多,真想去个清闲些的地方走走”。
“多么?”杨凌前看看后看看,就这么点还嫌多?想当初俺也曾来过这儿,那时节要想这条柳
闻莺的长堤上少点
儿,就得半夜来才行了,这样都嫌多,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那不如去万松书院吧。应该清静些”,杨凌提议道。
“万松书院?那是什么地方?也是名胜古迹么?”永福公主奇怪地问。
万松书院始建于唐朝贞元年间,距大明朝时已近千年,当初名为报恩寺。杨凌其实说完就后悔了,万松书院名传后世是因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这儿。而那故事发生在明朝年间,杨凌也不知道是不是目前这个时代。现在世上有没有这么一座书院。
可他话已出,却是无法收回了,永福公主只一摆手,一个公子哥儿似的大内侍卫就收了三步一摇的身段,嗖地一下蹿到了跟前,把路过的游
吓了一跳,还当这厮要当街抢
呢。
永福公主低声道:“问一下万松书院在哪儿,告诉皇兄,去那儿走走”。
那名大内侍卫微一颔首,转身走开了,过了阵儿才匆匆走来,含笑禀道:“殿下,知道这万松书院的还真是不多呢,方才问过一名秀才,这才打听的地方。并不太远地,这家书院是十一年前浙江右参政周木由报恩寺改设的,现在除了些书生士子并不为太多知道”。
永福公主点了点,杨凌是读书
,又来过杭州,知道万松书院当然不稀奇,杨凌也松了
气。那侍卫赶去向正德皇帝禀报,正德只要有的玩,去哪里倒无所谓,一行
当即离开西湖,抬了几顶轿子,悠悠呀呀直奔万松书院去了。
万松书院位于杭州西湖东南凤凰山北万松岭上,这里松木苍翠,风景秀丽,更可北赏西湖,南观钱江,满目清新,尽在眼底。杨凌随一句话,本还担心这里没甚风景,到了此处见了这番景像才放下心来。
迎面苍松翠柏前一座万世师表的石碑,还供奉着孔圣先师像,绿树环抱之中,墙黛瓦地书院显得格外清雅幽静,楼台照壁更是
美。
山下比较热闹,有各式茶楼酒肆。湘儿、永福和符宝三蹦蹦跳跳的正觉饥饿,一行
先寻了家
净雅致地酒楼,点了葱包桧、猫耳朵、西施舌、幸福双、花鲜栗羹、朝糕等
味独到的地方小吃,又要了几味姜茶、擂茶等地方茶饮,吃饱喝足这才举足上岭。
正是扬春三月天气,一路上青绿树间长满了鲜花,树冠荫荫婆娑。鲜花点缀如锦,浓郁的芬芳清雅、香馨,令
神清气爽。
穿过三座牌楼,走过仰圣门,经过明道堂、居仁斋、由义斋,又到大成殿拜过了孔圣先师,就到了传说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同床三载男未辨的秀阁。
一路上红窗墙、栗柱青瓦,花
树木点翠碧娇
,几个
悠闲地行于一层楼台上,岭上万松葱郁。远
水悠悠如碧,身边蝴蝶儿翩翩,确是一处盛地。
永福几一气儿上山,走的脸蛋嫣红,便坐在春雨洗刷后
净净的洁白石阶上乘凉,杨凌瞧见身边飞来飞去地蝴蝶,不禁随
吟道:“纤手相携春又度。何物花丛,展翅翩翩舞?一片松涛千万绪,难得”,梁祝二字尚未出
。他才惊醒又忘形了,这是一首后世地诗,吟的是梁祝的故事,现在可无梁祝故事。不觉有些尴尬。
永福几只道他是一时兴起要吟诗呢,唐一仙拐拐正德的胳膊,说道:“喂,瞧我大哥吟诗呢,可比你那‘我这儿停骢住,她那儿俊眼睃’强多啦”。
正德刚要不服气地反驳,忽见杨凌僵在那儿,只当他想不出合适地诗句了。不禁幸灾乐祸地道:“俺那叫俚语懂不懂?嘿嘿嘿,不管咋说,我是吟出来了,你那大哥嗯嗯,嗯嗯哎哟。掐我吗?”
永福见杨凌张结舌,不忍郎君受窘。正想说话岔开,张符宝已笑吟吟地道:“国公爷,难得什么呀?怎么难在了那里?”
杨凌眼珠一转,说道:“哦,我是瞧这蝴蝶翩翩,忽地想起一个故事,心中有所感叹,是以失神”。
唐一仙又用肘尖撞了正德一下,得意地一翘鼻尖,然后笑盈盈地问道:“大哥,你想起什么故事了?说来听听”。
杨凌没办法了,只得硬着皮把梁祝的故事说了一遍,好在里边地太守呀什么的官职一听就不是明朝,倒不致露馅,至于书院的名称随便起一个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