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你了,这件事搞定后,我给你派红包。”陈锋缓和了语气说道。
“老板,做为你的经纪人,就是要为你排忧解难,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当然,若硬要给我红包的话,我就却之不恭了。”
陈可盈的俏皮话,让陈锋不由莞尔一笑:“好,你的红包,我是不会少给你的。你去忙吧。我马上就给麦律师打电话。”
挂了陈可盈的电话,陈锋马上找出麦向东的电话,打了过去。
接通后,陈锋直接了当的说道:“麦律师,这次我打算起诉那些侵犯我隐私权和人格权的媒体,尤其是以不正当手段从医院窃取我妻子红叶资料的《苹果日报》,一句话,我要告得他们倒闭为止,此外,就是不遵守医疗业保密原则,将病人资料泄露给媒体的玛丽医院,同时,你帮我报警,帮我查查玛丽医院内部是不是有人收取了《苹果日报》狗仔的贿赂,才将我妻子的资料泄露出去的。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陈锋,我昨天晚上才知道这件事,想跟你谈谈,但你的手机一直占线,现在谈也一样。这件事,《苹果日报》做得实在是太过了,居然连续两天都在头版头条报道这件事,虽然标题和报道内容都对你还算客气,但这无疑大大的侵犯了你的隐私权、人格权和名誉权,对你这位公众人物的负面影响很大,这场官司我有八成的把握能打赢,具体的赔偿金我们完全可以开出一个天文数字,既然你刚才说了要告得他们倒闭为止,我觉得可以将这赔偿金定在十亿美元,这个标准是你目前百亿身价的十分之一,完全合乎情理,说句题外的话,我本人也非常讨厌《苹果日报》专门揭人隐私的报道风格;至于玛丽医院那边,胜算几乎是百分百的,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他们,若是他们内部不出问题,将病人的资料严格保密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将赔偿金定在一亿美金,让玛丽医院吸取足够的教训,你觉得怎么样?”…,
听完麦向东的这番话,陈锋还有什么可说的?一个字概括就是“黑”,果然是当律师的,都是腹黑的很,昨天杨天明说是一亿港币的赔偿金,陈锋则是要一亿美金,本以为自己够黑够狠了,但没想到一山还有一山高,麦大律师一开口就是十亿美金,甭说《苹果日报》不能赔付,就是其幕后的母公司香港壹传媒集团想必也很难拿出来,除非将他们的集团整个变卖掉,而陈锋也是这么希望的。
“我没有意见,你放手去做吧,我已经派我的经纪人陈可盈小姐去协助你了,目的就是要让这些刻意报道我私隐的媒体付出他们的代价。”
“好!我尽力去做,你等我的好消息。”
两人认识多年,麦向东也没太多的客套,将此事聊完之后,就匆匆挂了电话,开始着手准备陈锋交待的案子了。
《苹果日报》是中国香港的一份繁体中文的报纸,由香港公司壹传媒集团拥有,并由壹传媒的老板黎智英所创立。1995年6月20日《苹果日报》在香港创刊,创立时的最大特色是着重图片及夺目标题,采用当时香港报章所没有的全份全彩印刷,以及绝少在头版刊登全版广告,头版新闻的图片有时会卖弄血腥、暴力,产生震撼及煽情效果,自创刊便吸引大量读者;这些改革也令其他传统报章仿效,部分老牌报章因抵受不住竞争而结业。它的印纸量和周末版的《纽约时报》相若。现时在香港、台湾是具影响力的主要大报。
报纸的名称是黎智英所构思,他认为:“若当初亚当和夏娃没有咬下苹果,世界上就不会有善恶,也没有新闻的存在。”因此将报章命名为《苹果日报》。
说起这黎智英,是个颇具传奇性的人物。他由服装界到纵横传媒界以致涉及政治,其传媒王国政冶立场渗透他的个人色彩。
他12岁偷渡到香港当童工。初期无心向学,后来得人启发努力读书,曾经当过销售经理,在投资股票上获利丰厚。后在香港创办佐丹奴时装店,1990年创办《壹周刊》,1995年创办《苹果日报》。近年他已出售佐丹奴时装店股权。由于旗下刊物《壹周刊》和《苹果日报》经常批评中国共产党政权和香港特区政府,所以黎智英一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视为影响香港稳定的人物之一。黎智英所创办的《壹周刊》和《苹果日报》,至今在中国大陆仍列为违禁品;携入大陆时,若被大陆海关人员发现,会被抽起没收,携带者会被问话,甚至要签悔过书才可离开。
《苹果日报》的母公司壹传媒几乎可以说是“八卦”和“狗仔”的代名词。旗下有《苹果日报》、臭名昭著的《壹周刊》和《壹本便利》、《face周刊》、《忽然1周》、《饮食男女》等大家报刊杂志。
壹传媒集团在香港倾向于泛民主派阵营,旗下刊物以大胆放言见称,对政在经济立场方面,壹传媒集团坚持以自由意志主义作为主导思想,将“小政府、大市场”视如圭臬。一直以来,并深信自由市场是令中国富强的唯一道路。以香港《壹周刊》为例,由该刊社长杨怀康执笔的社论—壹观点向来以“自由市场”的角度来评论政经事件。至于专栏方面,同样由杨执笔的无定向风, 张五常的南窗集, 和黎智英的事实与偏见也宣扬以上思想。府常作出严厉批评,亦是少数敢于批评长实等大企业的香港媒体,曾揭露程介南、黄河生等多宗丑闻,哄动全港,但其报道手法上多次引起争议。目前在中国大陆禁止发行,记者亦难出席大陆官方场合。…,
《壹周刊》以偏激和夸张的报导手法见称。香港的时事分册则着重宣传政府施政失败之处,这于董建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时尤甚。而娱乐分册的头版往往是狗仔队偷拍得来的照片,而内容则是以八卦、传闻性质居多。这引起部分社会人士的不满,被诉诸公堂可谓《壹周刊》司空见惯的事情。有统计指截至2001年10月,香港的《壹周刊》的报导被裁定违法12次,罚款港币5千元到1万4千元不等。
由于《苹果日报》是壹传媒的旗下分枝,故带有非常浓厚的壹传媒风格,也就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为副的报导方式,且常以大版面的图/照片置于头版,吸引读者;另外,《苹果日报》亦相当重视八卦新闻,常以大篇幅报导之,此一特色常引起很多的争议,因为报道,而受到法院传票也自然不在少数。
外界不知道的是,这次《苹果日报》在登载long的未婚妻红叶怀孕新闻之前,内部是经过一番争论,反对和支持的人数几乎想当,不过,最后该报总编还是忍不住曝光大新闻和大销量的诱惑,最后拍板决定印发,并且做好了应诉的准备。不过,当天刊发long的这条独家八卦新闻后,引起世界轰动,而long那边却只是让经纪人打来电话给了语气委婉的警告,这让《苹果日报》方面自然是放下了一半的心,再加上这销量蹭蹭蹭的一直往上涨,尤其这则独家新闻,在世界各国广泛转载,更是将《苹果日报》的影响力直接从港台扩大到了全世界,这种诱惑实在是太过巨大了,所以,当报社决定次日再以long的八卦为头版头条后,内部反对的声音就少了很多。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陈锋的怒火,高估了自己能应对各种法律诉讼。当天下午,麦向东律师楼直接向他们送来了律师函,正式起诉他们报社侵犯long个人隐私权、人格权和名誉权的不法和不道德行为。
麦向东大律师的名头在香港各界可是如雷贯耳,long居然只稍微“警告”了一次,第二次就直接请出这位大佛,起诉他们,这实在是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而紧随着麦向东律师函的送达,法院的传票也紧跟着来了,而且居然第二天就要上庭,接受审问。这更是打得《苹果日报》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