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夫支援负担最重的是益州,在这里汇聚了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支前物资。刚正不阿的军机处军师田丰,作为后勤总指挥,亲自来到了这里。益州累计出动支前民夫400万人次,州常备民夫占该州总人口的百分之15以上。
按照战争惯例,国民负担战争的人力,一般不能超过总人口的百分之12。而益州动员了高大人口基数百分之15的民夫,已经大大超出了最高值的界线。七个人中就抽出了一个民夫,除去老弱妇孺,几乎了动员了全部青壮年。
动员起来的人民喊出了口号,“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支援前线,哪怕倾家荡产,只为大秦的胜利。”
人们穿越了高原,越过平原,渡过大河,行程万千里,将华夏繁华内地数不清的物资,送到了边境前线。
千里大运输,弘武大帝的高瞻远瞩,也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华夏的疆域到达那里,官道就要修到那里。”这一国策,当边境发生战事的时候,大秦的军队能够快速调动兵马。随后,大军后勤物资的运输,也能够快速到达,畅通无阻。而和平时期,通畅的道路,能够繁荣疆域广阔大秦的贸易,真是一举两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制定的“昆都士战役”,进入到最后阶段。消灭了安息远征军,便能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攻入安息本土。
大秦对安息战争的成败,在此一举。(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感谢:熊猫的祖先,红杉书,投出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