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懂经济,懂文化,了解西方,还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只要稍加培养,绝对是左膀右臂。老袁是真的有心将他留在北京,不过老袁也深知张廷兰的话等于是挖了那些读书人的祖坟,把他们的卑劣心思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彻底得罪死了这些人,现在留下张廷兰只会有大麻烦。
“廷兰,年轻人锋芒毕露一些不算错,你先回奉天,过一段再来北京,我很看重你的才华,政府之中也急需一大批有能力的年轻人。”老袁说了几句勉励的话,然后又问道:“廷兰,你现在有字么?”
“大总统,还没有。”
“嗯,那我送你一个。”老袁想了想,然后说道:“就用拙言二字吧,你机敏善变,这是好事,但是为人要处处不忘中庸之道,调和阴阳,拙言就是在提醒你不要忘了言多语失的古训,早日成为栋梁之才。”
老袁亲自赐字,绝对算是一种殊荣,张廷兰倒不是很在乎,不过有了字,称呼起来会容易许多。
老张辞别了袁世凯,就带着众人回归奉天,当老张看到了随行回去的众人之时,心中的不快早就没了。
“就算没有这个官职,光是一个纺织厂,加上英国的五十万英镑的订单,就值得了,此行不虚啊!”
他们的火车满载着工人,沿着京奉铁路,向奉天飞奔。
就在经过山海关的时候,车站内外突然出现了大量的荷枪实弹的士兵,将张作霖的列车拦住了,一个高壮的军官带着随身警卫直奔老张的专列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