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就完全扭转了朝阳农场的局面,将一个事实上已经破产的国营农场迅速带上了扭亏为盈的富裕之路。
每三个月,范鸿宇亲笔撰写一份报告,直呈省府。从这些报告中,陈和平清晰地整理出朝阳农场这一年多来的发展脉络,可以说整个省政府,没有谁比陈和平更加了解朝阳农场的情况。陈和平不是简单的整理资料,还主动给范鸿宇打电话,向他请教有关的问题,加深对朝阳农场发展模式的了解。
陈和平这样做的初衷,只是为了加强自我学习,多向范鸿宇取经,并没有别的意图。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此被范鸿宇相中,推荐为朝阳农场场长的继任者。
陈和平清清楚楚地知道,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朝阳农场就会富得流油,一跃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国营农场改革成功的典范。这样的典范,范鸿宇已经创造过了,比如枫林模式。作为省政府秘书一处的工作人员,陈和平比任何人都明白,“典型”在政治上蕴含的极大价值。
就像枫林镇一样,朝阳农场有可能也会变成一个高级领导干部起飞的平台。
由正科到正处,陈和平只用了区区两年多的时间,这个攀升速度,堪比范鸿宇自身了。
这是扎扎实实的栽培提携,不带半点虚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