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个心眼,只是拿了电炒锅、电视机、衣物等必要物品,特意留下了冬天的铺盖等杂物,这样就可以不腾出上青林的住房,以后上山也就有落脚之处。
他是副镇长身份,自然没有为难他。
下午五点钟,长安车就开到了粮站,苏亚军,曾强、杨川闽、王蓉和程义琳等社事办的同志都知道侯卫东要搬家,就在粮站等着,车辆到了以后,三下五除二就将一个新家布置好。
苏亚军看着侯卫东简陋的新家,感叹道:“粮站这个平房虽然差一点,但总算可以安家,政府确实应该考虑搞集资建房。”
侯卫东道:“敬老院的方案我没有放弃,还要找机会向赵书记汇报,争取得到他的支持。”他略略降低声音:“民政局已经同意了新方案,就等我们报正式申请,等到赵书记问你的时候,你也要在他的耳边吹风。”
苏亚军点道:“我知道怎么做。”
第一例强行火葬完成得很顺利,侯卫东现场指挥很果断,还亲自抬了尸体,苏亚军对他的印象又是一变,见他要了计生办的车搬家,就主动带着全科室的在粮站等着,这实际上是表达对副镇长侯卫东的尊敬和认同。
对于这一点,侯卫东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对社事办众道:“今天晚上我请大家吃饭,一是庆祝首战告捷,二是庆祝乔迁之喜。”
苏亚军连忙道:“今天由社事办请客。”
副主任曾强接道:“侯镇家里没有电话,明天我让邮电所来安装一部。”他也参与了抬死
,和侯卫东有了“同抬”之谊,说话间就透着些亲热。
等到程义琳将屋里抹净,侯卫东和社事办众
就高高兴兴地去吃晚饭。
第二天早上六点,天刚亮,侯卫东的手机便吼叫了起来,晏道理的声音出现在耳边,“侯镇,九社王麻子的爸爸过世了,他们家昨天晚上已经偷偷埋了,你看怎么办?”
侯卫东立刻清醒了过来,道:“什么,他们已经埋了。”
“昨天晚上九点过落的气,半夜就埋了,他们家里穷,这钱肯定是不起。”
侯卫东和晏道理有过协议,为了给他增加压力,就故意问道:“晏书记,我负责修桥,兴平村的事你要一手管完,怎么又整出这事。”
晏道理有些不高兴,“殡葬改革是大事,光靠我们村
部根本摆不平,你赶紧带着
来,否则村里也无能为力。”
侯卫东挂断电话,就离开了粮站,苏亚军的家在农村,又没有电话,他没有办法通知他,又因为兴平村的死者已经了地,他就在场镇姚馆子哪里认真吃了早饭,这才来到办公室。
左等右等才到了上班时间,听到兴平村的事,苏亚军眼睛差点鼓了出来,道:“晏道理这个书记怎么当的,怎么现在才通知镇里。”
侯卫东坚决地道:“请求民政局支援,没有按照规定办,埋了也要挖起来。”作这个决定,他还是犹豫了一阵,为了全镇的工作能顺利推开,他只能当恶,如果此例一开,殡葬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第一百四十九章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