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娇知身已落局,叫天不应,心生一计,强收珠泪,叫声:“于妈,你的言语极是,但要依我三件,方与成亲。”马迪道:“你若允从,休说三件,就万件也依你。”凤娇说:“第一件,要在大殿上设立花烛,待沐浴更衣,
拜天地。”马迪道:“这是自然。”凤娇道:“第二,我不愿为妾,须另寻房屋居住。”马迪道:“原说送你西庄另住。”凤娇道:“我母年老,要你养老送终。”马迪道:“你嫁了我,那养老送终之事,何须说得。”
此时马迪喜不可言,叫于婆在房伏侍新沐浴更衣,自出大殿,分付供花烛,铺红毡,好拜堂成亲。于婆取浴盆并汤至房,请新
沐浴,凤娇道:“妈妈你在此,叫我羞答答,怎好沐浴?你且外边去,有我母亲作伴。”于婆听了,也出外边去了。凤娇哄
婆出去。同文氏把房门闭上,母
二
呜呜咽咽低声哭了一场,递解下带子,双双要寻自尽。
忽来了一个救星,你道是谁,乃是胡登的家,名叫胡完,自胡登死后,文氏打发出去,他在乡间度
,时常送些瓜菜到胡发家中,与主母文氏。这
胡完又来送菜,趁了小船,来至胡家门首,湾船上岸,担菜
内,来至厨下,不见文氏、凤娇,问时方知早间往观音庵问签未回,胡完便在厨下洗菜等候。忽听得家
们
接耳,笑道:“此时不回,必是中了姑爷之计。顺从还好,若不从,只怕活不成了。”胡完吃了一惊,想道:“是呀,此去观音庵又不甚远,问签无甚延迟,为何这时候还不见回?定中
之计,如何是好?”急忙出离胡宅,下了船,用力摇至观音庵后。停了船上岸,见庵中前后门俱已关闭,不得进去,心中一发着急。忽见靠墙有株大树,将身扒上树去,跨身坐在墙
,对面便是房屋,低
一听,隐隐听见房中安
、小姐哭声。胡完低声叫道:“安
、小姐,快出来,老
胡完在此!”
母二
正要上吊,一闻胡完声音,忙开门出来,果见胡完坐在墙上。母
走至墙边道:“胡完,你如何救得我二
出来?”胡完道:“安
,小姐,你伸手来,待我扯你上墙便了。”看官要知,一朝皇后,福分非轻,暗中百保护,不知不觉竟把凤娇提上墙
,放下去,又将安
提上墙,也放下去。胡完仍从树上扒下来,扶安
、小姐上了船,急急开船而去。
文氏道:“胡完,你来救我两命,此恩此德,何
可报!且是二员外家待我母
如同
婢,今
又有马迪作对,难回他家去的了,今往何处去好?”要知后来事,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五回 文氏穷途逢襟侄 崔母感悟接娘儿
第四十五回 文氏穷途逢襟侄 崔母感悟接娘儿
当下文氏与胡完在船中思想往何处去好,文氏忽然想起说:“好了,我有一亲姐,嫁在陵州崔宅,家中甚富,只因你家主亡后,才断了往来。你今送我母到陵州去,相投我姐,必然收留。’湖完道:“老
就送安
、小姐前去便了。”遂摇船往陵州而去不表。
却说马迪在大殿上点烛铺毡,踱来踱去,专等新出来拜堂成亲。到了三更时分,并不见出来,叫于婆进去催一声。于婆进去,到房中一看,母
二
都不见了,急出来说知。马迪领家
忙进来一看,果然不见了母
,马迪大惊失色。庵内四下寻找,并无踪影,拿灯一照,看见墙上的
压倒了,于婆道:“不料新
竟会飞檐走壁,扒墙走了。”马迪顿足道:“都是你这蠢才于婆,不去看守,被他走了!”遂令众家
出庵四下追寻,并无踪迹。天明着
去问胡家,也不曾回去。胡发忙着
各亲戚家寻访,并无影响。鸾娇闻知,
恨马迪狼心狗肺,遂催丈夫陈进,率领家
到观音庵,拿住张、李二尼,盘问他母
下落。二尼道:“这是马公子强
小姐成亲,那知道小姐竟会越墙而逃,其实不关小尼之事。”陈进喝道:“倘若他母
有投河奔井之事,我定然将你二
送官究治,决不饶你!”又痛骂一回。回到家中,差
四下打听他母
二
消息。
再说胡完摇船载着文氏、凤娇,行了百余里,到了陵州,叫声:“安、小姐,且在船中坐一坐,老
先去崔宅通报,自然来请。”言讫,跳身上岸,来至崔宅。但见门墙高大,密竖旗竿,胡完上前对管门的说道:“今有通州胡院君,与你家院君是嫡亲姊妹,今
特来相投,现在河
船中,相烦通报。’们公将此言
禀崔母。崔母听了,踌躇半晌,方起身出外厅,叫胡完进来。胡完见了崔母,叩
道:“安
,我家主母、小姐在通州困苦异常,又被
所害,因此特来相投。现在河
船中,先叫小
来说一声。
崔母道:“呵呵,我家大官新中举
,二官
初登进士,三官
又新
簧门,往来亲眷,非富即贵,那有穷亲上门!况我两房媳
,皆是富贵
家,我亦要存些体面。今你主母若到我家,众
看见穷状,定是嘲笑。我今拨白米五十、银五钱,你拿去与你主母,叫他不必上来,请回去罢。”分付家
取出米五斗、银五钱,即时进去。胡完心中火发,敢怒而不敢言,银米也不拿,奔出大门,来至河
上船。
文氏一见胡完,就问若何,胡完气道:“今非昔比,那崔院君也变了!”便将其言一一说知。文氏、凤娇闻言,止不住伤心泪下。再欲商议安身去处,忽然云四合,落下大雨来了,小船上又无好篷盖,母
二
与胡完淋得浑身是水,胡完忙忙拢船到一株大树底下避雨。临河岸上有一座大悲院,有一个
尼在门首看见他母
二
淋得浑身是水,便叫道:“二位
菩萨,快上岸来,到小庵坐坐,住了雨去。”胡完忙扶安
、小姐上岸,拖泥带水,进了大悲院。
尼请他母
坐下,煽起火来,与他母
烘衣。
尼道:“请问二位,还是母
么?要往那里去?”文氏见问,不觉泪下,道:“师父,你不问时,还好忍耐;如今问我,好不苦切!老身胡文氏、住居通州,这是小
。我丈夫亡故多年,一贫如洗。有个亲姐嫁在此间崔府,老身特来相投,可笑我姐姐嫌我贫穷,不容上门。正要回去,忽逢大雨,多蒙师父相招,感激非浅。”
尼道:“谁家没有穷亲眷,如何一个亲妹,反如此相待!他家只有三官
崔文德十分厚道,小时拜寄小庵大士前,是常来顽耍。他若见安
、小姐如此着切,决然相留回去。但今
下雨,未知来否。”正说间,只见文德从外进来避雨,
尼道:“三官
,来得正好,你认得这位安
否?”
文德把安细看道:“面貌到与家母相似。”
尼道:“差也不多。”便将母
前来相投,院君不容上门之事,细细说知。文德失惊道:“原来是姨母、表妹!”忙上前行礼道:“姨母,不料我母重富轻贫,得罪姨母,休要见怪,我回去即唤轿来请。”文氏道:“襟侄,你母不肯相容,你回去说了,反为不美。”文德道:“不妨,我母最听我的话,我去说,自然依我。”
尼道:“何如?亏了这阵雨,天遣相逢。”
文德见雨已止,别了安、小姐,奔回家中,见了崔母,叫声:“母亲,我胡姨母穷苦来投,理应留他,为何打发他去?”崔母道:“我本意要留他,但恐你两个嫂嫂相笑,一时打发他去,心中正在此不忍。”文德道:“母亲,谁家没有穷亲戚,两个嫂嫂焉敢笑
!母亲,快取些衣服首饰,叫两乘轿子去接姨母、表妹,才是正理。”崔母见文德说得有理,即取出衣服首饰,着四个丫
,两乘轿子来大悲院相接。
母二
打扮齐整,谢了
尼,上轿来至崔府。崔氏、文德相迎。文氏、凤娇走出轿来,文德把表妹细看,“好一位绝色佳
!”暗暗喝彩。崔氏与文氏、凤娇见礼,文德从新拜见姨母,又与表妹见礼,长男、次男并两个儿媳,亦出来见礼。备酒款待,又叫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