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还未细问,传信兵再次跑来主账,向他们汇报周瑜已备好战船准备与曹对战的消息。『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gmail.com 』
刘备只惊讶了一刹,便对诸葛亮钦佩道:“又让先生料中。”
这次战役的结局,其实参战的三方都各自清楚。
哪怕打败袁氏,平定乌桓,成为北方霸主,曹的后方仍未稳定:一则接连打下领地,时间短,根基浅,存在许多隐患;二来西北有马腾、韩遂虎视眈眈,辽东,璋鲁与其面和而心不和,哪怕已成为唯一的一
猛虎,在群狼环饲的
况下,曹
仍不敢大意。
这也就决定了,不管输赢,曹军在江东逗留的时间不会太长。
要么曹军势如竹,对孙刘联军进行毁灭式的打击,要么两方相持不下,最终因为后方不稳之故,曹军撤离。
两种况都有可能,只不过第二种可能
更大。何况以诸葛亮的立场,他必须也只能选择第二个。
与此同时,曹经郭嘉提醒,已料到周瑜会即刻出兵。
曹也知道已方虽有
数优势,看上去强于孙刘,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可即便知道一气消灭刘备与孙权的可能
极小,曹
也想试上一试,就算不能大
孙刘联军,也要将他们重创,让他们好几年都无法缓过来。
然而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因为曹军多为北,不善于水,甚至船略一晃动就有
晕船,在与善水的孙刘联军对战中,曹军的战力多被掣肘,再加上周瑜与诸葛亮智计百出,与曹军这边的谋士斗智斗勇,各有输赢,哪怕曹军这方
数众多,也只与孙刘联军打了个旗鼓相当。
时一久,不愿再在这僵持、徒耗财力的曹
只好在谋士的劝说下遗憾地退兵,把痛击刘备与孙权的愿望放至未来。
曹希望自己这么一走,孙刘联军会立刻因为瓜分荆州领土而瓦解。
事也如他所料,敌与盟皆不过利益二字,孙刘的友盟很快就因此
解。
曹军北归的时候,有一悄悄地留在赤壁,遛
江东之境。
正是来寻药的郑平。
第88章狂士楚歌
由于孔融和曹的关系
渐恶劣,为了避免曹
因为征讨江东无功而返,而被孔融又一次写信嘲讽,以至于热血上
,把孔融论罪切
——临走前,郑平将调解的重担
给了郭嘉,托付他见机行事,在他回去前尽力捞一捞孔融的命。
当然,这只是以防万一,因为曹冲的命被救下,赤壁之战并未惨败,而曹的
风病得到华佗妥善的医治,曹
近段时间的心
还算不错,忍耐力直线上升,在封赏群臣的同时,甚至还略升了孔融的官位。这份忍耐力,或许能坚持个数月,足够他在江东寻到所需的药
。
郑平直奔丹阳郡,取了事先备好的记名为“韩衡”的传书,通过城门护卫的把关,进主城。
他按照事先得到的报在城中寻找,终于在城北一处两室一进的矮房中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在这处平凡无的矮房子中,有一个名为谢诸的卖药郎。此有“小伯休”之名。因为他和东汉时的隐士韩康(字伯休)极其相似,都走遍了南北山川,取了各种或稀古怪或稀疏平常的药拿到集市上卖,全部药都是一个价格,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讨价还价。
这个设定让他第一时间想到后世的十元店,仿佛有个在举着大喇叭吆喝“十块钱买不了只亏,十块钱也买不了上当”。
然而这位药郎所卖的药并不是成本低廉的小东西,报出的价格也毫不实惠,与薄利多销的套路不同。他的药,每一株都贵得惊,绝非寻常
家能承担得起。
久而久之,那些需要药的没有不对他
大骂的,他的恶名也随之广为流传,享誉南北。
们纷纷指责他哗众取宠,东施效颦,模仿名士卖药不二价,实则是想钱想到疯癫,拿着一堆
药坐地起价。
这个叫谢诸的卖药郎倒也是个。在被一片骂声淹没后,他所想到的并不是降低
药的价格,也不是按照不同
药的稀有程度分开报价,更不是被骂得自闭,从此换了一个从事的职业。他在原先的“不二价——全都贵死个
”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许多林林种种的规定。
买药的理由不能说服他,不卖。
看不顺眼的,不卖。
心不好的时候,不卖。
今天照时间过长,被太阳晒得太久,不卖。
来的发型仿佛是个睿智,不卖。
……
若是不知的,还以为他卖的不是在山中采摘来的药
,而是炼制成的长生不老丹。
怪怪的规定一出,本就门可罗雀的茅庐更是无问津。除非那药物实在难寻,或者附近有
对某种药急之又急,这才捏着鼻子走进谢诸的茅庐。
因为报价过高,要求又多又麻烦,谢诸的药很少顺利出手。但他
通药理,对
药的保管技术极高,他的库存中堆积了无数珍贵的
药,堪称移动的多
梦。
对于有亲生死一线,一株
等于一条命的
而言,金钱乃是身外之物。谢诸的药虽然卖的贵,但他这些怪的规定恰好打
了珍贵药
被富
大肆收集,被富商垄断抬价的局面,给了他们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