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关北城大街上的德国军官时,都感到十分不妙。
华夏是否和德国走得太近了?
华夏政府再三言明对欧战的中立立场,聘请德军教官的也只是北六省,各国公使和领事又没有太好的理由找上门,只能尽可能的紧盯这些德国的一举一动。可惜的是,他们始终呆在军校里,偶尔走出校门也只会去饭馆和商店。根本寻觅不到任何有用的蛛丝马迹。
德国提前预支了薪水,拿到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翻译带路,直接冲向关北的商业街,购买了大量的饼
,罐
和其他耐于保存的食物,然后寄回国内。
“上帝,这太便宜了!”
这句话成为了这些德国军官的禅。从翻译
中了解到关北的物价,算算领到手的薪水,他们冲进商店的势
,几乎和作战冲锋没什么区别。
成箱的罐和饼
,罐装的
和油炒面,五颜六色的糖果,密封保存的油炸食品……若非还要留下买药品和香烟的钱,他们手中一分钱都不会剩。
翻译不得不提醒这些德国,药品和食品不一样,每个
能购买的数量有限,不可能让他们敞开购买。在发现有
低价购
药品到外地高价卖出,尤其是磺胺类药物,还高价走私到国外,北六省军政府就采取了药品限购的措施,对一般居民生活不会有多大影响,却能打击投机行为。尤其是外国
,能够在华夏购买的药品种类和数量都有严格规定。
德国军官虽然遗憾,却也能够理解。
从药铺出来后,他们又去了关北大世界,不懂华夏语没关系,他们可以去听西方的歌剧和芭蕾舞剧。
比起戏曲舞台,歌剧舞台相对要小一些,布置的却很致,台上表演的只有少部分是华夏
,多是正宗的欧洲
。
“法国佬!”
一旁的翻译很难明白,德国为何一眼就能辨认出在舞台上表演的是法国
,在他看来,这些欧洲
的长相都差不多。不过为了避免演出中途发生不和谐的流血事件,没等演出结束,他就将这些德国
带出了剧场。
“去吃饭吧。”
还是这样最安全。
英法等国对北六省聘用德国军官一事始终保持警惕,在与国内联系之后,约翰牛和高卢表示,他们也愿意向华夏派遣军事教官团。
京城的南苑航空学校本就有法籍教官,英国也曾在清朝水师中派遣军官,相比之下,他们同华夏的“友谊”比德国更加远。
“友谊?”李谨言撇撇嘴,还真是远的友谊,“少帅,真让他们派
来?”
“恩。”楼少帅点。
“英国会不会趁机派间谍?”
“随他。”楼少帅拿起笔,在拟定好的作战计划上划出一道横线,“待遇一样。”
李谨言整理文件的动作一顿,也就是说,只包食宿,给薪水,其他的,例如低价物资和技术一类的通通没有?
“是。”只看李谨言的表,楼少帅就能猜到他在想什么。
眨眨眼,李三少笑了。
低价外劳,而且还是“高端才”,这生意做得不亏!
就算里面有间谍又怎么样?正好可以让报局里的
练练手。一战和二战时的英国间谍相当有名,虽然他们没能做到美国间谍那样,让奥x马坐在家里,就能知道法国总理在电话中和妻子说了几声亲
的,但在这个时代,英国间谍的确是最顶尖的。
为了得到想要的报,同时监控德国
在华夏
的一举一动,英国
咬牙接受了楼少帅给出的待遇。法国
答应得更痛快,比起英国
,至少他们还能继续从华夏购买低价物资。
英法等国也将向的北六省派遣教官团的消息传出,最先做出反应的不是各省督帅,而是京城和上海的几家报纸。这些报纸的径出一致,都在担忧北六省做出了何等“诚意”,才换取了国际友
如此热
的“帮助”。
“众所周知,北六省之发展,至今只在三年,其农田阡陌,场丰腴,工厂林立,民众安居乐业,被海外比作‘东方纽约’,然则,诸公可曾
思,如此发展,仅凭自己如何施为?怎不需外力?
自清时起,洋所求,不外铁路矿藏,租界码
。国内之租界,如国中之国,往昔之痛,今
历历在目。
如今之北六省,怎不让为之忧?
虽有逐寇,驱俄军之功,然出卖国家之利,必为世
唾弃!”
这篇报道一出,舆论哗然。
国大多只看到了北六省的崛起和发展,很少有
去想六省到底是因何才有今天的成就。这篇报道,字里行间都在质疑北六省能有今
,必定是和外国势力勾结,出卖国家利益换来的。
写出这篇报道的,又接连发了几篇文章,上面针对北六省三年的发展做了详细评述。李谨言看过之后大吃一惊,怀疑这个
是不是在大帅府安排了探子,否则一些私底下的事,他是怎么知道的?
与此同时,之前曾在报社前闹事的贪官家属又跳了出来,他们接受了几名本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颠倒黑白,之前亲
承认丈夫犯错的
也改了
,只说她的丈夫不过是替罪羊,贪得最厉害的却还在逍遥法外,升官发财,只因有个好侄子!
本记者相当兴奋,“可以说得更详细些吗?”
貌似有些犹豫,可她眼中的贪婪和恶毒却出卖了她,在
本记者翻开本子的下一页,露出上面的一张汇票时,
开
了。
“那可是个手眼通天的物,靠着大树,
家都叫他财爷!”
采访结束后,这对母子就被带进本大使馆。
这篇采访先是刊登在本国内的报纸上,接着又被上海公共租界的几家西文报纸转载,接着,国内的其他报纸也开始转载,很多
都不相信报纸上的这些话,毕竟,当初抓捕贪官的不只有北六省,抓
时可都是证据确凿!有部分
却半信半疑,无他,只因为北六省的发展,的确是太快太惊
了。
细思这个在报道中说的话,那个手眼通天的财爷,莫不就是李家三少?纵观北六省,能得此称呼的也的确只有他。
李谨言父亲早丧,只有一个叔父李庆云。
李庆云在楼氏商业集团中的职位并不是什么秘密,但他在北六省财政局内的挂职,除了政府内的工作员,知道得并不多。当初李谨言安排他进财政局,也是为“一
气”。之后李家接连出事,李庆云更是极少去财政局,每月薪水也全部捐到收容所,这件事财政局内的
基本都知道。
事闹大,质疑的声音从最开始的少数
,渐渐变成大,加上有心
的撺掇,一些
国
士和热血青年也开始发出了质疑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游行活动。
相比起民间的声音,各省内实权派却从一开始就不相信报纸上的东西。诸如湖北,山西,四川和云南等地的督帅,更是直接斥责这些报纸“胡说八道”。
“老子还没老糊涂!”连西北的马大胡子,都对一个在他耳边念叨的姨太太发了脾气,一脚把她踹到地上,不顾她捂着胸半天爬不起来,叫来卫兵,就要拖她下去,“给老子用鞭子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