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也有坏处,从欧洲迁移来的俄国,散落到广阔的远东西伯利亚,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哪怕有不断流放来的罪犯,也无法填补这个空缺。
相比起沙俄前期,如今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大多是政治犯,大量有着“政治错误”的聚集到一起,共同为推翻沙皇残
统治的伟大事业架柴堆火,添砖加瓦,
基洛夫领导的反抗组织彻底在伊尔库茨克站稳了脚,从华夏军队离开之后,他们便开始向附近的村民宣传布尔什维克主义,号召大家共同起来对抗沙皇政府的残统治,不少生活困苦的村民加
了他们,进一步壮大了反抗组织的力量。
喀山已经成为了基洛夫身边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最勇猛的战士和最好的同志。
长成了大姑娘的米尔夏,也负担起了基洛夫秘书的工作,她识字,并且会读写,长得又漂亮,赢得了不少年轻小伙子的注意。托洛茨基新派来的联络员,是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同样是个
窦初开的小伙子,他从见到米尔夏的那一天开始,就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可惜的是,米尔夏对他毫无兴趣。
这让他相当沮丧,又从别中得知米尔夏的心上
是那个同样有着鞑靼血统,名叫喀山的男
,这让他很不服气,不由得开始关注起喀山。因此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每隔半个月,喀山就要带着一些离开驻地,没
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即便知道,也会在自己的面前三缄其
。他们的来去总是显得很秘,这里的
却都习以为常。
他同样注意到,基洛夫领导的反抗组织从来没有为武器和食物发过愁,他们还组织附近的村民去发现金矿的河中淘金,并且利用简陋的设备开采煤矿,淘出的金子和开采出的煤却很快都不见了踪影。
这个联络员想起了他的前任,在同沙皇军队的一场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谢廖沙,他曾向托洛茨基密报,基洛夫领导的反抗组织和华夏走得很近,他甚至怀疑,基洛夫身边的喀山就是华夏
的间谍!
这封密报发出之后,谢廖沙就战死了,托洛茨基为了查明真相,才将他派来了伊尔库茨克。
年轻的联络员无法下定决心,难道基洛夫的信仰真的产生了动摇?他们真的和华夏勾结在了一起?
就在他陷沉思的时候,房间的门被敲响,一个冷冰冰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科尔同志,基洛夫同志要见你。”
在另一个房间中,基洛夫拿起一把喀山从华夏军队手中换来的俄制手枪,面露喜色,这是只有军官才能使用的手枪。
“喀山,做的好!”
他们彼此之间的称呼变得很亲密,喀山彻底得到了基洛夫的信任。对于他提议,只要是他提出的意见,基洛夫总是会认真考虑。
喀山提议,将他们同华夏军队易的事
透露给从彼得堡来的联络员科尔,基洛夫起初不同意,但在喀山的说服下,还是点了
。
随着反抗组织的发展,基洛夫手中的力量也在壮大,声望不断的提高,权力会在不经意间使产生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即便信仰依旧坚定,但对托洛茨基的“指手画脚”,他渐渐变得不耐烦了。
喀山将基洛夫的变化全部看在眼里,他清楚的知道,不和的种子已经种下,很快将会发芽。基洛夫领导的反抗组织是民主工党目前唯一掌控的武装力量,哪怕同属一个党派,党派内部也存在分歧,否则就不会有孟什维克的存在了。
喀山通过和华夏军队的“易”,可以正大光明的传递
报,这支武装力量里,斯拉夫
只占少数,大多是有鞑靼血统和蒙古血统的游牧民族,随着喀山等
的潜移默化,他们对于华夏的态度与其他俄国
截然不同、
这就是喀山想要的,也是当初李谨言让喀山化名打基洛夫反抗组织的首要目的。沙皇俄国必将被推翻,一个由亲华力量所领导的俄国政府,对华夏未来发展的好处显而易见。
这种友谊或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也足够李谨言运作了。
就算他没能力,不是还有楼少帅吗?
萧有德在热河,喀山传回的
报便被送到豹子手中。对于萧有德的离开,
报局中不是没有不满的声音,毕竟萧有德在
报局中经营多年,曾
受楼大总统的信任,但他离开是必须的。
萧有德的确有能力,可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做事不再有年轻时的锐气,渐渐变得疏忽大意,缩手缩脚,瞻前顾后和稀泥,若他只是一般的政府官员,这些尚且算不上大错,但对一个报
员,尤其是掌控全局的
报局局长来说,其中每一样都是致命的。
一两次的失误可以原谅,但次数多了,就没法再轻易揭过去了。
对于萧有德之前所做的一切,李谨言心存感激,也同样佩服,提拔豹子也是他权衡之后下的决定。萧有德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再适合他所处的位置了。
楼大总统也看到了这点,才把萧有德调去京城,萧有德同样意识到自己的疏漏,对于职务的变动并未多言。他也知,做他这样行当的,能全身而退,得以善终,算是相当不容易了。
在赴京之前,萧有德给李谨言写了一封信,信中希望能把他的家也接去京城。
李谨言将信给楼少帅看过,答应了萧有德。
在萧家赴京前一天,最受萧有德宠
的一房姨太太突然失踪,最终在城外的一处林子里发现了她的尸体,她的身上只有薄薄的一件衫裙,身边却散落着一包大洋,很明显,她是被活活冻死的。
是谁杀了她,为何杀了她?
萧家对她的死表现得很冷漠,只是一副薄棺,
了事。萧有德接到消息后也只是哦了一声,除此之外什么都没多说。
这个跟了他两年多,但也就是这样了。
李谨言却从豹子嘴里得知,这个死去的,貌似和戴建声那个外室有些关系,不过戴家的事已经“收尾”,那个俄国间谍也被处理了,如今死无对证,萧有德已经离开关北,此事也只能以为“卷财私奔”盖棺定论。
有的时候,事就是一团
麻,哪怕找到了线索,也只能继续装糊涂。
相比起外的风风雨雨,李谨言这段时间过得倒还算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