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前去衢州求援,周家小妹的行动不仅仅是救了她的家,也让陈文提前得知了叛
的消息,好做出应对,甚至陈文在给鲁监国的奏疏中专门为周家小妹求取诰命,周家小妹的父母也有奉赠。
那时的诰命可都是赠给官员的眷,王江当初获奉浙江巡抚时他的母亲就得到了诰命的加升。周家小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若是能得诰命,那可是从未有过的荣光。
但问题在于,周家小妹说到底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一个大家闺秀带着侍和车夫几天几夜不回家,跑去衢州那么远,即便目的地有她的兄长,这事
传扬出去,十有**会被
认定是个疯魔的
子。就算她兄长飞黄腾达了自然会有
求亲,不愁嫁不出去,但是嫁了
公婆那边就少不了脸子看了。
为了这个一向讨怜
的闺
的婚姻大事愁了几年的周二老爷这次也算是下了狠心,从周家小妹回来至今始终禁足家中,不许她出门半步。若非周家小妹的手帕
,金华知府孙钰的妻子易青派
相邀,只怕是要一直禁足到出嫁的那一天了。
逗弄了一会儿小孩儿,易青的心尖便由
母带回房睡觉。周家小妹和易青二
多
未见,开始闲谈起了这场叛
,以及近期生的事
。
陈文收复府城前,孙钰一家被软禁于府衙的后宅,对于外面的事虽说并非一无所知,但是负责看管他们的那个白
军军官自身也不知道太多的内
。反倒是平叛之后,陈文凌迟处死了马进宝,孙钰请了牌位的前后竟判若两
,原本即便是在陈文和他妻室幼子面前也只能偶有笑意的冰块脸,那一
捧着牌位回到家中后,又哭又笑,如疯魔一般,自那之后更是笑意连绵,似乎有回到了金华之屠前的那个阳光少年一般。
丈夫解开了心结,儿子能够茁壮成长。回忆着过往的那些苦难,再触摸着此间温暖的阳光,易青很是产生了一种类似于身处梦幻中的感受。这种感觉很舒服,让她非常之陶醉,只是生怕一觉醒来这一切美好就会如肥皂泡一般碎,使得她的内心
处隐隐还有些不安。
易青虽然聪慧远远不及她的这个手帕,但却也很清楚,今天的一切都是来自于陈文,来自于孙钰劝服了本打算南下福建的陈文留在浙江。
永历四年的那个冬夜至今记忆犹新,若是没有陈文的话,他们一家只怕早就死在了四明山,所以无论是出于报答的心理,还是彼此之间的,易青总是想要给陈文介绍一位足以配得上他的
子,也好让能够尽快传宗接代,为陈家留下后
。
想到这里,易青突然想起了周家小妹赶去衢州求援的事,询问了其中的一些细节,即便是周家小妹始终都是平平淡淡的讲述,就连面对倪良许时的命悬一线也仿佛只是做一件
红一般平静而正常,可是一想到一个
子在没有家中男
的陪同下远行两百里地,在背后还有追兵的
况下赶去求援,易青在由衷的佩服的同时也不免心生了一些八卦的心思。
“妹妹,你既然去衢州大营,当是见过辅仁了,是否如姐姐此前所言那般一表才?”
周家小妹殊能不知易青言下之意,易青此言尚未说完,她便是俏脸微红。只是到了下一刻,这子又恢复到了平
的故态,唇齿之间只是淡淡的说道:“见是见过一次,也确实如青姐所说那般。可是我总觉得这位爵爷似乎背负着太多的负担,沉重到足以压垮一切的负担,这等
,大抵是不会把心思放在儿
之
的上面,
子在他们这样的英雄眼里或许只是附属品吧。”
易青并不知道陈文当时的心思全部在叛之事上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却关注一个
子的想法。况且周家小妹也并非因此才留下了这份印象,她很清楚陈文在那时的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若真的放着大事不管反而过分关注她的存在,周家小妹也不相信眼前的那个
便是在绝境之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陈文。
可是敏感如她,陈文在听闻到曹从龙叛时瞬间联想起的历史上南明抗清运动的始末,以及再后面长达数百年的苦难,这些尽皆看在了她的眼里,虽然不知道是些什么,但是那份沉重还是压得她喘不过来气,后面的联想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听到了周家小妹的话语,易青很是回忆了一番。在他印象之中,陈文这个尊卑的概念比较淡薄,能够善待周围的
,对于
子也没有丝毫轻视。而掩盖在这一切之下的却是自她认识陈文以来,这个男
似乎每天都在忙碌,就像是上了弦的条一般,或许正是周家小妹所看到的那份沉重促使着他的永不停歇。
“辅仁已是朝廷名爵,麾下大军数千,身处在这四面皆是鞑子的金华府,或许在他来到四明山之前还有些事,还有些
对他产生了一些影响。”说到这里,易青不由得想起了陈文编造的郁郁而终的老父和在清军
城时毅然自裁以保清白的聘妻。
或许正是这些原因,才会如此吧。
“但是。”随着话锋一转,易青继而说道:“但是辅仁绝非那种心机沉、冷酷无
之徒,也绝不是那个姓曹的巡抚所说的那种忘恩负义之
。”
“青姐所言甚是,妹妹也不会听信那等卑鄙小之言……”
只不过,未待周家小妹将后面那段“终非良配”回绝说出,院中便传来了一个男子爽朗的说笑声。
“有子没过来了,快把我
儿子抱出来瞧瞧,有没有长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