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历史军事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七五三 千里迢迢

七五三 千里迢迢(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邪神旌旗 天刑纪 华娱之闪耀巨星 永历四年 上品寒士 仙府之缘 我的美女总裁老婆 文化抵抗最前线 青玄道主 实景红包大抽取

按照惯例,这样的要求肯定是要发送回海南,由委员会商讨之后定夺。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但同样是按照惯例,这类由地方机构递上去的事务,委员会在做决定时多半还是会充分尊重地方机构的意见,毕竟站在第一线的员才是最了解实际况的。

委员会建立至今,唯一一次否决前方意见,强行做出新安排,就是在上回关于威海基地的新任指挥官选上,他们空降了一个肖朗过来,结果便导致了旅顺扩张战略和琼海镇的辽东之战。

虽说那件事并没有给集体带来什么大损失,但最终去收拾残局的还是庞雨他们这群。而且旅顺基地被裁撤,威海基地仍由庞雨领导……这些事虽然没有提起,但明眼其实都看在眼里的。此后委员会对外提出“指导意见”时就变得更加谨慎了,通常不会再否决前方的建议。

故而庞雨他们现在讨论出来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能影响到后方委员会决策的。他们在讨论时也必须更加谨慎,拿出来的方案也要有可行才行。不能因为觉得反正后面有把关就胡

只是大家在略略讨论几句后,首先就否决了出兵陕西的可能——且不说能不能打得过,弹药补给这些具体问题。就是在内心处,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可向来都是把李自成作为正面角色来宣传的。

即使后来随着网络文化兴起,各种“真相”“反转”越来越多,政府在宣传径上也有了些变化。而在亲身来到明朝后,他们所了解到的许多事实,也让他们对陕西农民军的流寇作风很不感冒,但要说让他们亲自去镇压农民起义,做那“双手沾满民鲜血的刽子手”,这种事还是不能的。

更何况对于大明朝的那帮贪官污吏,他们也委实没什么好感——如果不是恰恰落到明末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后面夺取天下的满清完全让无法接受,以现代的思维习惯,知道谁是将来的胜利者,那还不赶紧去抱个政治大腿,混个开国元勋当当,岂不比“逆时代流而动”,非要去跟一个正在崛起的新政权正面硬刚要好得多?

只是讨厌满清,并不等于就能接受大明。琼海军这群虽然接受招安,在上挂起了大明朝的旗帜。可在他们内心之中,哪怕是当初一力主张招安的庞雨等,对于明帝国可也没有丝毫的忠诚心。

——他们从一开始来到这个时代起,就没打算接受任何封建王朝的统治。与明王朝的妥协,只是出于对现实的考量而已。最初时候他们可也是与陕西流贼一样,同样名列于“四大寇”之一,走的造反路线。只是后来发现以他们的能耐手段,哪怕不造反也能在这个已经腐朽的帝国体系中混得很滋润,这才改弦更张,改走官场路线。

但是对于陕西那些因为活不下去而杀官造反的老百姓,他们依旧抱着同的态度——虽然这年“官民反”和“杀魔王”之间其实相差不远,那些因为自己活不下去而造反的穷,在拥有了力量后却往往表现的比原本那些官吏更加凶狠残,这种事在所难免。但无论如何,他们可没兴趣为了一个封建王朝,而向那些造反农民动手。

就算不考虑“政治正确”,仅仅从效益比上来说——先前琼海军出兵登州,一方面是需要在明帝国面前展现实力;同时在大陆上获取立足点和分基地;同时还能大量收揽难民,减少中原王朝的损失,以及顺带着削弱了满清的力量——当然最后一条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在综合了这么多有利因素之后,他们方才出兵作战,之后果然顺风顺水,一战成功,也捞到了最多的好处。而之后肖朗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时候强行夺取旅顺,虽然也勉强成功占领,可之后却陷了与后金的长时间拉锯战中。

虽然在解庞等的共同努力下,没让后金占到什么便宜,但他们本身却也不得不把大量力花费在“PVP”上,旅顺基地迟迟不能从单纯军事用途上摆脱出来,这对于向来讲究效益的琼海军来说,无疑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庞雨果断提出止损,要求撤销旅顺基地的意见得到了后方委员会的支持,就连肖朗自己也不好反对。

而现在,洪承畴居然想要他们千里迢迢的跑到陕西,去为大明朝扫平叛逆?就连他们这个小团体中最热衷于军事,向来是闻战则喜的胡凯,徐磊二都明确表示了反对之意,更不用说吴南海,陈俊这些地道的“种田派”了。

所以直接出兵的可能一开始就被排除。

…………

但是之后,关于洪承畴所提出的,用换物资的计划,却是得到了所有的高度重视,大家对此都很感兴趣

“……都是些很诱的条件啊。”

都已经仔细阅读过那封信,不得不说,洪承畴这个确实有能耐,他与琼海军以前从没接触过,却显然对他们做过非常详尽的了解。书信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是心,提出的条件令短毛们很难拒绝。

——只要琼镇同意接受,并且愿意提供粮食支援,陕西方面可以负责把送到山东。而要求换的物资也不一定是军事用途。对粮食和布匹这类民生物资的需求量反而更大。很明显,洪承畴非常清楚陕西民变的核心问题之所在。首发.yb3.

——多,粮少,养不活那么多

大明朝进到崇祯年,可以说真是天灾祸全都来了。西北地区连续数年的大旱灾,粮食绝收,导致大批农民失去唯一的生活来源。而关中平原历经千年开发,本就是生态平衡十分脆弱的地方,当地土地过于贫瘠,根本养活不了那么多——这才是陕西民不断的根源。

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换了谁上台都一样。哪怕高迎祥,李自成等流寇得势以后,唯一的办法就是裹挟大批民众向外面打,根本不想也不敢留在关中。

洪承畴身为陕西三边总督兼提督五省军务,他很清楚当地的老百姓若还留在陕西,要么活活饿死,要么就是为贼寇所挟,变成令大明帝国痛的匪。而将其迁往南方,既可以让他们有一条活路,也能够从短毛这边换取到相应的资源,可以说一举两得的好事。

只是对于大明朝的官员来说,治下民众大批外迁,说明你地方治理的不好,属于绝对的减分项。所以那些官员根本不顾老百姓死活,也一定要将他们留在原籍。洪承畴能够打这一条,主动提出迁民之议,本身可是冒着一定政治风险的。

但至少从这一点上能看出,他确实是个能做实事的官儿。不管后来此作为如何,至少在这一时期,他还是大明帝国相当少有的优秀官僚之一。

而庞雨等对于这一条的商议也很快得出结果:他们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会议结束后他们便向南北两边同时发了电报——如果这项计划真正得以实施的话,必然又将是一个大项目。不仅仅山东团队,北京的那批公侯婿们肯定也要出手帮一把的。具体怎么作,怎么实施,肯定还需要大伙儿集思广益,做更进一步的商议和讨论……包括向洪承畴集团提供哪些物资,通过什么方式提供,以及如何接收移民……等等诸多因素都要考虑在内,有的好烦呢。

“千里迢迢啊,就算能够成功,这一路上也不知道会死多少。”

吴南海托着腮帮子,看着墙壁上的大明全土地图沉吟道。他的脸盘子又胖了一圈,庞雨现在都快要回忆不起当初那个在海滩上初次遇见的“瘦版”吴南海是什么样的了。这家伙来到大明朝后,最大的收获大约就是身上这两百斤的肥膘。

不过吴南海与为善的好心肠倒是从来没有改变过,他在这里“吴大善”的名声也愈发响亮。庞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穿越到异世界的大叔得到了配种大叔的称号 穿书后主角们为我打起来了 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 穿书后主角与我双宿双飞 重生八零:被最猛硬汉掐腰宠 真不是故意想红的 穿成痴傻炮灰后我逆袭成团宠 快穿之鱼忧生存性爱之旅 两不厌 清穿之大佬五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