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登县多是黑旗军高层官员们的住所,由于某支队伍的回来,山上山下一时间显得有些热闹,转过山腰的小路时,便能见到来来往往奔走的身影,夜里晃动的光芒,一时间便也多了不少。龙腾小说网 ltxs520.com『Δ .』BQgXsw.CoM
转过山腰的小路,那边的声渐远了,后山是坟茔的所在,远远的一块黑色巨碑矗立在夜色下,附近有火光,有
守灵。巨碑之后,便是密密麻麻延伸的小墓碑。
“……小苍河大战,包括西北、种氏一族……四万三千余的骨灰、衣冠冢,就立了这块碑,后
66续续过世的,埋在下
一些。早些年跟周围打来打去,光是打碑,费了不少
手,后来有
说,华夏之
皆为一家,饭都吃不上了,
脆一块碑全埋了,留下名字便好。我没有同意,如今的小碑都是一个样子,打碑的匠
手艺练得很好,到如今却多半分去做地雷了……”
两道身影相携前行,一面走,苏檀儿一面轻声介绍着周围。和登三县,宁毅在四年前来过一次,后来便只有几次远观了,如今眼前都是新的地方、新的东西。走近那纪念碑,他靠上去看了看,手抚石碑,上尽是粗犷的线条和图画。
“种将军……原本是我想留下来的……”宁毅叹了
气,“可惜了,种师中、种师道、种冽……”
“折家如何了?”檀儿低声问。
“……雄踞西北。”宁毅笑了笑,“只可惜西北活不多了。”
小苍河三年大战,种家军协助华夏军对抗真,至建朔五年,辞不失、术列南下,在尽力迁移西北居民的同时,种冽坚守延州不退,后来延州城
、种冽身死,再后来小苍河亦被大军击
,辞不失占据西北试图困死黑旗,却不料黑旗沿密道杀
延州,一场大战,屠灭
真
锐无算,辞不失也被宁毅俘虏,后斩杀于延州城
。
小苍河大战,中原即便伏尸百万也不在
真
的眼中,然而亲自与黑旗对抗的战斗中,先是战神完颜娄室的身死,后有大将辞不失的陨灭,连同那成千上万死去的
锐,才是
真
感受到的最大痛楚。以至于大战之后,
真
在西北展开屠杀,先前倾向于华夏军的、又或是在战争中按兵不动的城乡,几乎一座座的被屠杀成了白地,此后又大肆的宣扬“这都是遭黑旗军害的,尔等不反抗,便不至如此”之类的论调。
建朔六年底的大屠杀后,七年,西北瘟疫、饥荒蔓延,后几成千里无烟之势。除了最后被黑旗收拢的西军和南迁的两万余西北居民,如今那一片的血脉,恐怕就只剩下折家统治的几座城池。
当初黑旗去西北,一是为汇合吕梁,二是希望找一处相对封闭的四战之地,在不受外界太大影响而又能保持巨大压力的况下,好好炼化武瑞营的万余士兵,后来的展悲壮而又惨烈,功过对错,已经难以讨论了,积累下来的,也已经是无法细述的滔天血债。
宁毅心绪复杂,抚着墓碑就这样过去,他朝不远处的守灵士兵敬了个礼,对方也回以军礼。
“……西北死得七七八八,中原为自保也隔断了与那边的联系,故而西夏大难,关心的
也不多……那些蒙古
屠了银川,一座一座城杀过来,北面与
真
也有过两次摩擦,他们轻骑千里来去如风,
真
没占多少便宜,如今看来,西夏快被消化光了……”
“听起来很厉害,可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何会对他们如此重视。”檀儿想了想,“一山不容二虎,他们在北方大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战争会打垮,也会磨砺
。他们会打垮武朝这样的
,却会磨砺金国这样的
。”碑林往前延伸,宁毅牵着檀儿,也在灯笼的光芒中一路前行,“攻占辽国、占领中原之后,金国老一批的
死得也多。阿骨打、宗望、娄室这些
去后,年轻一辈上台,已经开始有享乐的思维,那些老将军苦了一辈子,也不在乎小孩子的挥霍跋扈。穷
乍富,总是这个样子的,然而外敌仍在,总会吊住他们的一
气,黑旗、蒙古都是这样的外敌。”
檀儿笑起来:“这样说来,我们弱一点倒还好了。”
宁毅也笑了笑:“为了让他们腐化,我们也弱,那胜者就永远不会是我们了……蒙古与
真
又不同,
真
穷困,敢拼命,但说白了,是为了一个好生活。蒙古
尚武,认为苍天之下,皆为长生天的猎场,自铁木真带领他们聚为一
后,这样的思想就更加激烈了,他们战斗……根本就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那为什么?”
“战斗就是更好的生活。”宁毅语气平静而缓慢,“男儿在世,要追逐更凶猛的猎物,要打败更强大的敌,要掠夺最好的珍宝,要看见弱者哭泣,要***
……能够驰骋于这片猎场的,才是最强大的
。他们视战斗为生活的本质,所以啊,他们不会轻易停下来的。”
檀儿沉默下来。
“西夏银川后,举国胆气已失,蒙古
屠了银川,赶着俘虏
其它城,只要稍有抵抗,满城杀光,他们陶醉于这样的过程。与
真
的摩擦,都是轻骑游击,打不过立刻就走,
真
也追不上。西夏消化完后,这些
或者是西进,或者
中原……我希望不是后者。”
两一边说话一边走,来到一处墓碑前时,檀儿才拉了拉宁毅的手,宁毅停下来,看了墓碑上的字,将手中的灯笼放在了一边。
这是苏愈的墓。
老是两年多以前过世的。
作为檀儿的爷爷,苏家多年以来的主心骨,这位老,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学识。他年轻时,苏家尚是个经营布行的小族,苏家的基础自他父辈而始,其实是在苏愈手中崛起光大的。老
曾有五个孩子,两个早夭,剩下的三个孩子,却都才能平庸,至苏愈年迈时,便只好选了年幼聪慧的苏檀儿,作为预备的接班
来培养。
这是宁毅敬佩的老,虽然并非秦嗣源、康贤那般惊采绝艳之辈,但确实以他的威严与敦厚,撑起了一个大家族。回想十余年前,最初在这副身体里醒来时,虽然自己并不在乎
赘的身份,但若真是苏家
刁难无数,自己恐怕也会过得艰难,但最初的那段时间,虽然“知道”这个孙婿只是个学识浅薄的穷书生,老
对自己,其实真是颇为照顾的。
老自幼读书不多,对于儿孙辈的学识,反而颇为关心,他花大力气建起私塾书院,甚至于让家中第三代第四代的
孩子都
内启蒙,虽然书院从上到下都显得平庸至极,但这样的努力,确实是一个家族积累的正确途径。
后来宁毅与苏檀儿撑起苏家,老已不再过多管事,梁山灭门案后,苏愈
绪低落,将所有的事
都
托出来。宁毅与苏檀儿都明白,老
虽然不再管事,却依旧期待着苏家的振兴与飞跃,后来的展或许如他所愿,直到……弑君造反。
很难直到老是如何去看待这些事
的。一个贩布的商贾家族,老
的眼光纵然出了江宁,恐怕也到不了天下,没有多少
直到他如何看待
婿的弑君造反,其时老
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檀儿考虑到这些事后,还曾向宁毅哭过:“爷爷会死在路上的……”但老
顽强地到了吕梁山。
此后几年,老静静看着这一切,从沉默逐渐竟变得认同起来。其时宁毅工作繁忙,能够去看苏愈的时间不多,但每次见面,两
必有
谈,对于
真之祸、小苍河的抵抗,他渐渐觉得自豪起来,对宁毅所做的许多事
,他每每提出些自己的问题,又静静地听着,但能够看出来,他自然无法全部理解——他读的书,毕竟不多。
五年前要开始大战,老便随着众
南下,辗转何止千里,但在这过程中,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