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1307章 关注度

第1307章 关注度(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冠军之心 进化的四十六亿重奏 数字传奇 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 万古天帝 懒散初唐 我在末世有套房 怪物乐园 剑道通神 完美大明星

组织一场单独活动,并当众宣读论文,对杨锐来说,也是件很新奇的事。更多小说 Ltxsfb.com

并不是说此事本身有什么新奇的,它的外在形式,与普通的讲演别无二致,但是,单独的当众宣读论文的核心,在于单独和宣读两点。

要形容一下的话,单独的当众宣读论文,就相当于厂商为一款新产品做一场单独的发布会。

普通的学者发布论文,就相当于厂商出了一款新产品,然后在报纸上打广告。厉害一点的学者,在高端期刊上发表文章,或者参加高端的学术会议,就等于厂商参加了集体展会,例如某车厂参加车展一样。

然而,单独的当众宣读论文,厂商承受的压力就大了,等于为一款新产品专门做一场展览一样。

这对厂商本身的名气有要求,对产品也有要求。

如果可能的话,杨锐倒是希望新写一篇论文,再做这样的当众宣讲。

可是,站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角度上,杨锐现在做的全自动荧光染料标记法,却是已经绰绰有余了。

他们特意在宣传的时候,加上了PCR的字样,从而吸引到了诸多的媒体参与。

有媒体,有观众,谁还在乎内容怎么样呢。

没人指望杨锐动辄拿出跨时代的技术出来,事实上,能刊登在上的文章,本身已经够厉害了,远远超出S级的文章,虽然每年还是会有,但多数是学者们数年潜心研究之功,最起码,也是一箩筐的灵机一动汇聚而成的,又岂是说来就来的。

只不过,站在台上的时候,杨锐总还是希望自己拿出来的东西更好,准备的更充分。

然而,这个世界上,原本并没有什么人,是真的能充分准备起来的吧。

杨锐这么想着,静静的等待着主持人的串场。

今天的主持人,是来自瑞典科学院的辛克莱,他同时也是多届诺贝尔化学奖的五人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虽然早在80年前后,辛克莱就淡出了诺奖圈子,但他只要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成员,就已经代表了大量的信息了。

最起码,瑞典科学家对杨锐的关注度,会提高一个档次都不止。

仅此一点,杨锐就觉得此次宣讲没有浪费。

“现在,有请PCR的创世人,令人敬仰的科学家,来自中国的生物学家杨锐先生……”辛克莱的声音突然高昂起来,并且带动了一阵热情的掌声。

杨锐深吸一口气,就此上台而去。

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大会堂弄不好就有百年历史了,站在台上望过去,密密麻麻的人头,数量很是不少。

要是看的更仔细一点,还能发现,一堆聚集起来发型乱的都是中老年学者们,人头与器械共舞的都是媒体记者们,皱巴巴的人头和板正的西装的是文青型的各界人士,板正的西装和肌肉健硕的团队是——我了个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团队。

杨锐一眼就望见了人群中的日本和服,暗忖日本学者在瑞典竟是如此玩的开?

再仔细看,只隐约间觉得好像有纹身在日本和服男周围的人身上显露,不禁奇怪的皱眉。

掌声停歇,杨锐也没时间乱看了,调整了一下话筒,就缓缓开口道:“感谢大家的到来……”

来自意大利的马塞勒斯停止了鼓掌,摸摸发红的手掌,再问身边的人,道:“这就是做出了PCR的杨锐?看不出来啊。接下来呢?他得讲多久?”

以30年后的观点来看,全自动荧光染料标记法最多就是1.5代PCR,与2代PCR的价值相去甚远,甚至远远不及原版PCR到1代PCR的跨越。

然而,30年后的观点,并不代表着现实的观点。

以基础技术而论,半代的进步也是蛮不容易了,而最重要的是,活下当下的人,是如何看待这半代技术的提高的。

而以今天的宣讲来说,关心杨锐的新技术的,更多的并不是纯粹的学者。

面对汹涌澎湃的崭新世界,面对海量的DNA鉴定的需求,“全自动”一词,很快将现场的气氛给炒热了起来。

这时候,即使是纯粹的学者,也不免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其实,现实的学者与人们想象中的学者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普通人的想法中,学者仿佛是一种星外来客,某一种技术交给某学者看,后者瞬间就能意识到它的价值,即使不能意识到,仿佛也瞬间能够分辨好坏。

可惜,世界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大多数时间,学者的判断力与普通人一样,时刻承受着周围人与环境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每个学者,都专精每一个领域的。

能够专精一个领域的学者就很了不起了,科学的领域却如此之多,即使单论生物学家,懂得基因的学者还不到全部学者的三分之一乃至五分之一,专精基因复制等方面的,全世界或许都只有三位数,站在领域前沿的,有能力对PCR指手画脚的,若是有两位数,已经是该领域热门了。

这也是同行评审为什么经常坑爹的原因。

多少大拿的论文丢给S级的期刊,结果不予录用,再往前看,开创了遗传学的孟德尔,全世界所有学生只要读生物就逃不过去的遗传三定律,却是孟德尔死后16年,理论发表35年后,才得到承认的——

真相从来不会缺席,但它能迟到35年,就问你小孟服不服!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盛大的礼堂与众多的支持者,配合着来自多方的舆论,又往往会将不那么好的成果,高高的捧起。

1.5代的PCR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成果了,当它被捧起来的时候,现场没有任何人有违和感。

除了杨锐。

如雷的掌声和随之而来的赞誉,将结束了讲演的杨锐牢牢的堵在了台上。

“杨锐先生,这是您开发的新技术吗?您如何评价它,您认为它和PCR的意义,哪个更大?”

“杨锐先生,这项新技术,我是指‘全自动荧光染料标记法’,是否意味着PCR的成本将大大降低?我们是否可以称之为新PCR的时代到来了?”

“杨锐先生,如此频繁的提升技术,您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起码有几十杆的话筒,落在了杨锐的嘴边。

这样的场面,不禁令杨锐惊讶,更令在场的所有学者惊讶。

关注度,这或许是学者们最不在乎,又最在乎的指标。

……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无限刷钱系统 极品异能学生 重生之投资之王 蜜吻999次:乔爷,抱! 文娱万岁 妹纸不是人 修真高手都市纵横 登顶炼气师 谪仙庄园 傲天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