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家先生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馬!”
只見這木牛流馬,一腹四足,頭入領中,舌著如腹。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腳,覆者為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鞍,攝者為牛軸。這木牛流馬的機關在舌頭,只要將舌頭一扭,它就停,再將舌頭復原,它就走。
原來,這就是諸葛亮根據黃月英的原創加上自己的領悟改造的產物。“木牛流馬”由有兩部分組成,后面是諸葛亮根據牛拉碾磙轉發明的高轱轆車,前面是諸葛亮根據黃月英設計的木狗、木虎的原理,制造的非牛非馬的產物。
這等神奇之物,為諸葛亮賺足了面子。從此才子佳人相依相好,也成就一段佳話。
到了后來,諸葛亮在六出祁山時,這種神奇的木牛流馬,更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既幫助蜀國解決了兵員不足的問題,又打破了敵人對給養線的封鎖,將蜀軍急需糧草準時送到,為蜀國穩定政權,平定騷亂,立下了赫赫戰功。
而就在木牛流馬問世的同時,還有兩樣物品,也因為黃月英而流傳天下。
這第一件,不是別的,就是如今人們常用的紅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