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得利,但是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臧惟一没有说话,黄玉起立即道:“林府台过虑了,出售仓粮也就是两三个月,待贾鲁河疏通,湖广的粮船一到,那么我们没有出售仓粮的必要了。”
林延摇了摇
道:“黄师爷,有所不知,只要官府一旦介
仓粮之事,从中尝了甜
,这就收不回来了。”
“今有
提出售仓粮,明
待到贾鲁河疏通时,湖广粮船一到,那么立即有
会提议,向粮船征税,船征船税,粮征粮税,过关征关税,靠岸收宿夜税,直到将湖广粮船收到与本地的粮食一般的价格了,如此仓粮还能继续卖,同时朝廷还能从湖广粮船上收一笔税。”
臧惟一,黄玉起闻言都是对视了一眼,都是骇然。
林延当下侃侃而谈道:“单知府的提议,背后八成有本地粮商的鼓动。粮商们知道贾鲁河一通,那么从湖广来的粮船,必然打击粮价,如此他们哪里来赚钱?所以他们就同官府勾结在一起,有钱一起赚,大家一起控制粮价。”
“而官府呢?既从仓粮里赚钱,之后为了维持仓粮的利润,就必须抬高湖广粮商的成本,还能从中谋利。所以说何为官不与民争利。只要官府介粮食之事,从中谋利,又有哪个商
斗的过官府呢?”
“官府有一百个办法,让这些湖广来的粮商赚不了钱!这课以重税只是其中之一!所以这就是林某所言为何官不可与民争利,王安石变法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林延说到这里,倒是释然了。下面就看
家怎么决定了。
他反正把自己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对得起为官的守了。至于臧惟一如何决定,那是他堂堂巡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