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8ooo系列cpu同档位竞争者弱上一些。甚至双方最新一代微处理器——Inte18o486和mc68o4o,也延续了这个强弱对比之势。
自家产品如此不争气,这让心直口快的安迪?葛洛夫,想以“唐焕拥有英特尔百分之二十股份”为由,游说对方抛弃摩托罗拉的mc68ooo系列cpu,都不好意思开口。
在这种情况下,哲儒在编译器、驱动程序、操作系统等等底层系统软件方面的深厚功力,显得至关重要——在代码优化上,只要唐焕让部下对任何一方稍微花点心思,其就能被捧上位。
不得不说,现在软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除了可以在终端通过已经养成的应用软件操作习惯粘住用户之外,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硬件能否挥出设计者所希望的性能。
而哲儒现在就做到了如此“一手托两家”的地步,英特尔无形当中有一种仰人鼻息的趋势。当然了,这种尴尬和当初受制于IBm不同,完全属于自然的生态制衡法则使然
好在,唐焕肯定Inte18o486的态度似乎过了mc68o4o,这让安迪?葛洛夫放了不少心。
“在性能表现上,te18o486稍胜一筹。不过,mc68o4o的热量突出问题,颇为棘手,恐怕很难通过工艺进行弥补,这给计算机主机设计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唐焕抬手虚指了一下外面,“今天布会的导向你也看到了,多媒体和电子游戏可以随时榨干硬件规格提升贡献出来的性能,Inte18o486和mc68o4o在这方面,仍然需要借助哲儒的协处理器来分担压力。”
安迪?葛洛夫自然无从反驳,只好也跟着瞄准未来说道:“Inte18o486已经把高缓存和浮点运算单元集成进了芯片内部,下一代产品的目标,除了继续努力提高运行频率外,还打算借鉴一下RIsc的设计理念,比如supersca1ar——标量。这就需要英特尔和哲儒、方圆在专利授权上,做进一步的沟通。”
现阶段,RIsc处理器之所以表现得比cIsc处理器的运算度更快,以至于业界和学术界对后者的前景颇为悲观,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前者的并行计算能力。
相对于串行计算,并行计算可以划分成时间角度的并行和空间角度的并行。时间并行主要就是指令流水线技术,空间并行则是使用多个处理单元执行并计算任务,比如标量。
指令流水线技术将计算机指令处理过程拆分为多个步骤,接着交给多个硬件处理单元并行执行,以加快指令执行度——非常类似工厂中的流水线,计算机指令相当于流水线传送带上的产品,各个硬件处理单元相当于流水线旁的工人。
英特尔就在Inte18o486的内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指令流水线技术——在最理想的条件下,Inte18o486能够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处理一条指令,进而比相同时钟频率的Inte18o386快一倍的性能。
标量体系结构可以视作mImd——多指令多数据的一种设计方案,往往也都实现了指令流水化技术,自然而然地机制上更为复杂一些。
采用了这种体系结构的微处理器,内部会有多个执行单元,比如算术逻辑单元、位移单元、乘法器等等,从而整个cpu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能够被同时分派多条指令,在不同的执行单元中执行之,最终实现了指令级的并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