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王拙这种担忧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所有将领都是这样认为。
裹挟这事,大顺军没少做,大西军也没少做。关外
稀少,鞑子如果要逃的话,多半会将北直隶的
强行迁往关外。
这事李元利其实早就考虑过,但他的想法却和众
完全相反。
他哈哈笑道:“裹挟?这个好啊,还省得咱们
后往关外迁徙
麻烦!”
“王爷之意……”
“你们觉得大兴军取了燕京就算了?到时我登基称帝,大伙各个封官晋爵,歌舞酒地享受?”李元利“呼”地站了起来负手往前走了一步,“鞑子趁我中原内
之机,侵我河山,杀我百姓,将中原腹地闹了个天翻地覆,如今抵敌不过,拍拍
就想跑回关外继续美美地过
子,这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收复中原只是第一步!只能算作是大兴军阶段的胜利!诸位别忘记了,关外辽东辽西也是咱们的土地!这一次,我就要将鞑子撵得上天无路,
地无门!”
“既然要收复关外,鞑子现在替咱们迁徙百姓,又何乐而不为?”
堂中最低也是师级将领,没有一个是脑简单的,听李元利如此一说,便全都反应过来。
辽东自古以来就是汉聚居区,先秦时便置了辽东辽西等郡,属古九州幽州置下,明代置辽东都司管辖,下设两州二十五卫,居民以汉族为主,而且
不在少数,整个辽东二十五卫在明洪武年间就有汉族
一百多万,这还不算驻屯的军户及其家属。
如果全部算上,辽东汉在明初就不少于三百万
。到一六一六年,老
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称“覆育列国英明汗”立国之时,辽东汉
更是不少于四百万之数。
老立国之初,已经统一了大部分
真部落,但他的野心远不止此,随即便颁布“七大恨”起兵反明。经过数次大战,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实力受到毁灭
打击,到明天启元年一六二五年的时候,金兵已经攻下了沈阳,并改名为盛京迁都于此。
可以说后金的崛起,是完全是建立在汉的苦难之上的。
后金攻占辽沈之后,大肆劫掠、毁城屠杀,被俘的汉则按照以往惯例,强迫剃发易服,编
真
家为仆役或编
农庄为农
,许多汉
不堪
役起而反抗,失败后都被屠杀。
明天启三年一六二三年六月,老听说复州今辽宁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汉民增加,接受大明国“派来之
细和札付”,将要叛逃,便派遣代善、阿济格、杜度、硕讬等贝勒率兵两万前往镇压,将复州男丁全部杀光,带回大量子
、牲畜。
后金势力空前扩张,大量增加,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天命九年正月,老
连下九次命令,派遣大批八旗官兵,在金国的大部分辖区查量汉民粮谷,凡每
有谷不及五斗的,定为“无谷之
”,尽数残杀。
后金天命十年十月初三,老
下达长谕,指责汉民“窝藏
细,接受札付,叛逃不绝”,历数镇江、长山岛、川城,耀州、彰义站、鞍山、海州、金州等地汉民武装反抗事例,宣布要斩杀叛逃之
。他命令八旗贝勒和总兵官带领士卒到各村庄去“区别”汉民,凡系抗金者一律处死。
经此数次残杀,辽民所剩已经不多,幸存者被编农庄沦为“庄丁”,与农
无异。满
役汉
,汉族男丁承担了全部重体力劳动,汉族
则成了他们的
婢。
许多汉不堪压迫,愤而起来反抗,而老
还斥责各旗大臣对汉
过分宽容,下令满族官吏进行彻底调查,清洗各村带
的秀才士子及参与闹事的汉民。
经过数十年的杀戮,辽东汉大量减少,导致大片土地无
耕种,大兴军若要收复关外,若是没有
,那就还得从关内迁移
过去,但关内之
一向视关外为“苦寒之地”,而且边
频发,他们怎么会自愿迁移?
若是强行迁徙,弄得不好就会发民变,现在有鞑子来做这件事,李元利当然不会阻拦,而且还要给他们时间。
众想明白了这件事,便都不再提马上进兵燕京之事。
李元利又问道:“城之后,抓获了哪些当年开城降清的汉官?可还有漏网之鱼?”
这事是军
司在负责,各军只是协助抓
,因此封义便回禀道:“回王爷,时至今
,已抓获当年开城迎降的前保国公朱国弼、隆平侯张拱
、左都御史李沾、临淮侯李祖述、司礼监秉笔太监卢九德等大小文武官吏共计九十七名!”
“另有已亡的前忻城伯赵之龙、魏国公徐久爵、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蔡奕琛、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等家眷子,也悉数拿获归案!”
“此外,尚有前礼部尚书钱谦益未在南京、前大学士王铎已亡,且其子家眷也未在南京!如何处置,请王爷示下!”
李元利向众问道:“以诸位大
之见,该当如何处置这些
?”
高信率先叫道:“王爷,以臣之见,此等汉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统统杀之即可!”
其余众皆道:“可杀!”
只有李定国站了出来,拱手道:“殿下!此时刚收复南京,民心未定,如此大肆牵连杀戮,是否不妥?”
“何谓牵连?这些家眷,难道没有因此而得好处?这些娇生惯养的郧贵官宦子弟,只知托庇祖宗余荫,穷奢极侈,一旦国难当,便是身家之念重于国家,此等
家,留之何用?”
“更何况当年鞑子兵临南京城下,即便没有开城迎降如张怡张公者,鞑子也没有将他如何。可见这些开城迎降并非为了保命,而是为了投靠新主子,以继续享受他们的荣华富贵!其心可诛!”
“王爷!臣以为男丁当杀,子发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