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丈母娘在一旁的餐厅开火做饭,我倒成了一
个闲。地址发布页 01bz.cc
御物时的疲劳感还没完全消退,一夜未眠的困意也慢慢袭来,此时我想起庄
先生神念中对打坐定的详细介绍。
我对依依和心慈道:「你们俩慢慢玩吧,不要打搅我,哥哥要定修炼。」
说完,我在石台旁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坐好,同时闭目进定境。
什么是定境呢?这有些不好解释,勉强说的话,定境是一种神内敛的自我
追寻状态,其实际况并不是中所写的那样一无所有,如果真是一无所有,
那么定境之中又有什么意义呢?定境的修行有一梦千年的传说,这并不是文
瞎说的。
传说三藏法师在取经路上经过一座高山时,在山顶遇到一个打坐多年无法苏
醒的和尚,便敲响紫金钵盂唤醒了进寂灭
定的和尚。
444.cом
和尚睁眼句话就是‘灵山法会上佛祖已开讲么?’,三藏法师对他道:
「佛陀在间圆寂已有一千三百年。」
和尚捶胸顿足道:「坏也坏也,错过了真法。」
三藏便问他何以定一千三百年,和尚说:「寻虚无中那一个真我。」
三藏问‘有身否?’和尚答‘有’。
三藏又问‘身在何处?’和尚答‘灵台方寸自有真我。
’三藏指着和尚道‘我眼前究竟是谁?’和尚愣了半天,一拍脑门道‘多谢
神僧点化。
’说完转身走下山了。
这个故事是庄先生的神念中提及的,我亦有感悟。
当然,那种神乎其神的境界我是没有的,但我却在此时明澈定境真意。
进定境时确实很像进
虚无,但故事中和尚的话却提到‘灵台方寸自有真
我’。
们在
常生活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身上披着各样各种的马甲,但在
自我的定境中是不能否定真我的,你是个什么样的,在定境中就会有怎样的思
考,不可能你是个丧尽天良的畜生,却在定境中思考世界和平,如果真是那样,
等同于定境中的自我毁灭,下场很可能是传说中的魔!此
魔与我前些
子的
走火不同,是真真正正的坠魔道。
按现在的理解,勉强可以解释为神方面受到了严重创伤,引发的
格分裂
或神错
,这是很危险的。
自古修行界把这种魔的修行
称为外道邪魔,因为这种
不再遵守红尘内
外的规矩,他会带来无尽的坏,也没有丝毫的负罪感和同
心,这是极其危险
的一种。
和尚定境中寻求真我,他也在定境中找到了,但他却出不来了,可见他在
定境中寻找到的并非真我,具体是什么我没有那样的修为,只能猜测。
或许他在定境中找到的是他想成为的那个自我,却忽略了现实中真真切切的
那个我,所以他出不来,如果他在定境中彻底迷失,要么魔,要么永远醒不过
来直到枯竭。
和尚幸运,三藏法师唤醒并点醒他,他才真正顿悟,也在那时寻找到了我。
换种说法的话,修士修的就是真我,修行的途中就是不断与自己打道,直
到真正做到与自己相处和与外界相处无分别的那种修为境界,才算修行有成。
这是我自己悟出来的道理,在此时我就要进定境中印证我所悟,期望能有
所得。
首先在定境中回顾整个修行过程,看看我所欠缺的和我不擅长,然后或改正
,或更加努力。
定境中我想起曾子的话‘吾三省吾身:为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我自问从未因为财色权谋而陷害或背叛他,也坚定地认为与
打
道要恪守诚信,唯独传而不习是我从小的坏毛病。
444.cом
自小我很好学,但往往学而不,学会了的东西懂了就好了,从来不做更
的研究,这就导致奔三的我没有一项
专的技艺在身,所以我只能靠着朋友来
混生活。
以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但在无比安宁的定境中却将我的缺陷剖析的很清楚
,既然问题找到了,要怎么弥补呢?既然御物之法已成,接下来就要学会御器之
法。
何为器?此时的我只能说器即为可用之物,区别于普通的东西。
修行所说的器是可以令修士发挥才能的难得之物,也就是传说中的法
器,也有称为法宝。
既如此,首先我就要有器可用,器从何来?我不能去找庄先生要,也很难在
外面买到,摆在面前的道路只有自己炼制。
不得不再次感谢庄先生,他把我的修行看得很透,竟在此时传授了我炼器之
法。
炼器的功夫讲究火候,同一件东西的炼制方法也会不同,最终成器的结果也
会有所不同,这要看天时地利与炼器者的目的。
你想要炼制怎样一种法器,这件法器的功能与用途都要事先考虑,然后在加
工时加以引导方可成器。
但自古炼器大师往往是随手炼制,没有特殊的需求时并不会有目的的炼器,
这就只能靠天材地宝的特来决定最终成器时的功用与威力。
我不是那种大师,所以我打算从最基本的开始练起。
但我知道我连最基本的炼器手段都无法施展,炼器的某些阶段要求炼器者的
法力要绵绵不绝,否则很容易损毁炼器的材料,法器之所以难得是因为材料难得
,而能炼制法器的材料被世称为天材地宝。
庄先生的神念中提及了丹霞派三转到四转时的师门任务,要么按师门予的
图纸去砍柴,要么去药田中以法力培育灵药的生长,这个过程没有长短,有的
完成的很快,证明他对法力的控制已经得心应手,有的完成的很慢,但不能说
他对法力的理解不够刻,或许他只是在漫长的过程中体会见微的玄妙。
而我要做的是尽量提升自我,包括法力的强度威力,控制的度,运用的手
段,至少要达到随行所欲、得心应手的地步才能再进一步,这要从磨炼神识开始!庄先生走前说要代我一件事,做不成不要出这个屋,他没有具体
代是什么
事,却对丈母娘说了一句‘读书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就是间接告诉我下一
步修行的重点所在。
我没有地方砍柴,也没有药园培育灵植,但我想起爷爷曾经做过的一道菜‘
养魂’,其根茎的细丝我曾经以为是爷爷用刀切开的,此时我才知道那一颗颗
的养魂都是爷爷用法力处理过的,如果我要巩固境界,增强法力,就以植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