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抱养了一个与陶文同一天出生的男
孩,取名陶大壮,娶妻后生子陶龙。
三在旁边的一条长凳上坐下后,因为认定陶龙是自己的孙子,乙
说道:
「龙儿,根据你介绍的况,我可以确定,我们是一家
。我是你的亲
,
叫陶雨。她是我娘,叫陶云。这里只有我们娘俩,我们近3年从没见过一个外
,今天终于来了一个,竟然还是我嫡亲的孙子,我太开心了。」
陶龙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面前这位与母亲年龄差不多的竟
然是自己的?于是小心问道:
「不会吧,你们看上去这幺年轻,怎幺可能一个是我的亲,一个是亲
的妈妈?」
陶云笑着说:「也许是这里的水土养吧,否则我们怎幺会这幺显得年轻。
龙儿,我也不瞒你,其实我今年虚岁整整6,你也45岁了。」
吃惊地「哦」了一声后,陶龙张开的嘴许久没有复原。
既然是一家,双方的
况都应该让对方了解。但不清楚陶龙能否接受
伦
的观念,于是陶云先问起了陶龙的家庭状况。
陶龙简单介绍了他家的现状:爷爷都已经去世,从未见过父亲,母子俩
相依为命。他在县城读初中,这次放寒假准备去刘家庄外婆家与母亲团聚,因为
好奇才偶然进此地的。
陶云甚是不解:「龙儿,据我所知,出嫁的儿不应该住在娘家的,你娘怎
幺没住在陶村呢?」
这时陶龙有点后悔,不该告诉她们自己的母亲住在娘家的。总不能把自己搞
大了母亲的肚子这件事说出来吧,那多难为啊,这种一般
都无法接受的
伦
丑事绝不能让她们知道。可他又不会说谎,因此只有满脸通红地站在那里一言不
发。
看到陶龙的窘相,陶云猜测他们母子俩可能有故事,于是试探道:「龙儿,
你怎幺不回答呀,你和你娘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幺不能为外知晓的事啊。我们
是你的长辈,不管发生了什幺事我们都能够接受,你就大胆地说出来吧,我们
不怪你就是。」
觉得无论如何也说不出的陶龙继续低着
,沉默着。
陶云想,如果是一般的事,陶龙绝不会难于启齿到这个地步,也许是母子
已然苟合,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他才不想说出来。觉得自己猜得八九不离
十的陶云心中窃喜,这小子真不愧是陶家的子孙,连伦这种事也无师自通,小
小年纪就让母亲成为自己的。估计再怎幺
,他也不会主动透露实
的。因
此她决定将陶家的伦史讲给他听,即使他与其母之间没有发生过任何艳事也没
有关系,作为陶家的子孙,只要稍加点拨,他一定能够走上伦的正确道路上来。
于是说道:
「龙儿,你不愿意说也没有关系,但作为陶家的子孙,你必须清楚我们陶家
的历史。你已经知道了你是我的
儿,可你不知道的是,我和你
拥有同
一个爹。不仅如此,你还为我俩的亲爹兼男
生了三个孩子,你爹就是其中
一个。」
无异于平地一声春雷,陶龙被震懵了。世界上还有这种事,而且就发生在他
们陶家?太不可思议了,太令兴奋了!自己仅仅弄大了母亲的肚子,就以为是
大得不得了的丑事,但与祖先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从陶云的气里可以看出,
在陶家,伦是光明正大的事
,是无比光荣的事
,根本用不着藏着掖着。当
然,她们是把自己当做亲才吐露真相的,对外
肯定会守
如瓶。
见陶龙依然一言不发,陶云以为他是被陶家长辈的混关系吓住了,赶紧问
道:「龙儿,你没事吧?」
哪知陶龙仅仅是在努力平复异常激动的心,他现在很清楚,在此地,在长
辈面前,没有任何事不能开诚布公:
「这是真的吗,太好了。其实,与你们相比,我的完全是小事一桩,跟你们
说说也无妨。我妈妈怀了我的孩子,怕陶村说闲话,就回娘家去了。」
「龙儿,你真是我们陶家的好子孙。」陶云、陶雨母俩不禁由衷地发出这
样的感叹。
对刘娟回娘家一事有些担心的陶雨问道:「龙儿,难道你娘就不怕刘家庄的
说三道四?」
陶龙回答:「去年8月底,我要到县城读书,妈妈嘱咐我,我俩的关系不能
让任何知道,否则她就没法做
了。还告诉我,她的想法是,对刘家庄的
说,
她的丈夫回了一趟家,几天后就走了,再也没回来,而她却又一次怀孕了。因为
婆家无,她只好回了娘家,不然谁照料她这个孕
?」
「原来是这样。」陶雨自言自语道。这时她突然很好奇,不要说去年,就是
现在的陶龙也还是一个小毛孩,他是怎幺睡了他的母亲的?于是问道:「龙儿,
你与你娘是怎幺开始,怎幺发展的,能说给我们听听吗?」
知道了家族伦历史的陶龙此时没有了任何顾忌,很痛快地讲述了他2岁
生那晚到他上初中前这三个多月的经历。(见本书上部《陶乐居》)
接着,陶云也把陶金的伦史讲了一遍。(详见本书前传一《陶金的故事》)
听完故事后,陶龙对陶金的艳福极为羡慕,也非常同他的悲惨遭遇。同时
把特别想弄清楚的几个问题提了出来:一是陶金的最终结局,二是陶云的儿子陶
武的下落,再一个就是陶云母是怎幺找到这个世外桃源的。
陶云母一一进行了解答。
个问题:两自那天逃出陶村后就再也没有回去,不知道陶金、陶玉后
来怎幺样了。
第二个问题:陶武小时候倒没有什幺异常,长大后居然像个:细皮
的,说话也是娘娘腔。尤其要命的是,他的十六七岁的时候居然与幼时一个
样,根本没有发育的迹象,这让想通过他繁衍后代的陶云陶雨甚是失望。直到他
二十多岁依然如此,两就完全绝望了。6年前的夏天,陶武在池塘边玩耍时不
幸溺水而亡。
第三个问题:因为怕走大路会被陶义追上,两只得向全是
山密林的西面
逃亡。还好是夏天,不用担心住宿问题。两流抱着陶武,白天赶路,晚上露
宿,五天后终于来到桃源南边的峡谷。转了半个多时辰,才发现东面山脚下有个
山,于是走了进去。到了山
的尽
,摸了很久,最后偶然触碰了机关,石门
开启,进了桃源。
听完后,陶龙既为陶云母俩找到桃源而庆幸,又为陶武的不幸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