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历史军事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526【文物南迁】

526【文物南迁】(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一枪致命 最强妖孽 英雄联盟:上帝之手 偷香高手 执掌乾坤 申公豹传承 走进修仙 韩定食 我就是好莱坞 超级仙学院

一月上旬和中旬,前后相差不到七天,婉容、廖雅泉先后顺利生产,而且她们生的都是儿子。更多小说 Ltxsfb.com

周赫煊这次没有劳烦国学大师们帮忙,他自己翻着《楚辞》给儿子取了名字。次子叫“硕明”,意为“天光大亮”;三子叫“扬舲”,意为“扬帆前进”。

如今长城抗战正打得艰苦,周赫煊给儿子们取的名字,都是对中国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中国早迎来朗朗乾坤,今后更是一帆风顺,重新屹立在世界列强之林。

今年的一月真是多事之秋。

3号,山海关被军攻

4号,德国首都发十万反纳粹游行。

5号,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去世。

7号,共党的临时中央从上海被迫迁到瑞金。

10号,本陆军部追加满洲方面3000多万元预算。同一天,共党公开阐明抗救国的主张。

15号,美国政府通告诸国,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地位。

22号,常凯申亲自到南昌指挥“剿匪”。

30号,希特勒正式上台出任德国总理,德意志第三帝国形成。

1月30号,也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正式成立的子。周赫煊提前一天出发,准备当晚住在清华大学的工字厅,翌直接跑去开会。

至于为啥不住北大宿舍?

当然是因为清华的住宿条件更好啊,北大那边的教师宿舍连三流旅馆都不如。

来到清华以后,周赫煊本来打算找王国维、李济等叙旧唠嗑,结果他们全都不在学校,听说已经在故宫住了大半个月。

故宫的首批文物要南迁了!

周赫煊连忙跑去看热闹,只见太和殿前堆满了木箱。南京国民政府前农矿部长、前教育部长、现任故宫博物馆馆长易培基,正在亲自指挥文物装箱,马衡、王国维、李济等则在做技术方面的指导。

“寅村兄,况还顺利吧?”周赫煊上前问道。

易培基心焦火燎地说:“忙活了半年之久,只整理出2千多箱文物,时不我待啊!”

故宫文物的南迁计划,早在九一八事变发时就提出了,主导者就是眼前的易培基。他知民国政府是什么尿,害怕本占领北平后会劫掠文物,因此迫不及待的想要把故宫南迁。

去年本攻打上海的时候,北平政务委员们开会,提出拍卖文物以购买500架飞机的决议。易培基、马衡等四处奔走,最终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平息了拍卖文物的风波。

整个故宫文物南迁计划,也是在张学良的别墅里制定的。张学良虽然丧权辱国丢失了东北,但在保护文物上面出力颇大,没有张学良的支持,故宫文物很可能遭到灭顶之灾。

搬迁文物的难度非常大,第一批(2千多箱)南迁的故宫文物,光是打包就用了半年之久。

即便是马衡、李济、王国维等专业士,对于大规模的文物搬迁也毫无经验。他们召集古玩行家们群策群力,研究尝试出最稳妥的方法,每箱文物至少有纸、棉花、稻和木箱四层防御,保证不论发生翻车、进水等各种况都不会受损失。

难度更大的是,如何保证文物经过长途跋涉不丢失!

易培基对此做了非常严格的布置,文物南迁之前,每一件都进行了清点、核对、编号、造册,由专家、公务员和领导组成负责组,按照文物门类进行分类,记录、审核、唱票、监理都要签字,每个箱子也有单独编号。只要丢失其中一箱或一件文物,都能准确的找到责任

前后五批珍贵文物南迁,兵分三路,历史14年光,跨越两万里,途中还要躲避战火。竟无一损毁和遗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护送文物的们,把文物看得比命还重要。

他们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宁肯自己死在途中,也坚决不丢下一件文物。

中国真的很奇特,平时各种劣根,关键时刻却又能发出无比崇高的格。在故宫文物的转移途中,沿途军队知道了会自发护送,而不是拿着枪炮来抢劫。路过一个地方,当地百姓也会自发帮忙,不管是富商还是农民,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比如一批文物运到乐山,需要存放在当地的祠堂。几个村子的族二话不说,不仅把祠堂给腾出来,还主动帮忙招募工、寻找船只、洽谈价格,似乎这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或许在国的心目中,抢救战时文物就等于抢救中华文明,拥有着比生命还更崇高神圣的意义。

太和殿前,易培基再次清点了今天的装箱文物,登记造册并让众签字后,他转身问周赫煊:“明诚,你看这偌大的北平城,什么时候会打进来?”

周赫煊想了想说:“不出五年。”

“那还好,五年足够转移文物了,”易培基松了气,“就怕只给我五个月时间。”

易培基原本的打算,是将文物全部装箱后再转移。但半个多月前山海关告,眼看着就要长驱直,易培基马上提前启动文物南迁计划,把已经装箱的2000千余箱文物搬走。

正说这话,突然来了个身穿长衫、戴着眼镜、须发花白的老儿。老儿气愤地看着装箱文物,怒骂道:“搬搬般,全都搬走。还没打过来,你们这些投降派就想着逃跑了。都逃吧,等占领了全中国,看你们能逃到哪里去!”

周赫煊一雾水地问:“寅村兄,这位老先生是?”

易培基说道:“古物陈列所的所长周肇祥,不用理会他。”

周肇祥的身体非常瘦弱,长长的白胡子随风飘摇,似乎他这个也随时会被风吹倒。他指着易培基的鼻子说:“姓易的,你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这些文物运走简单,我看你怎么把它们聚拢,还没运到上海就已经被贪官污吏盗卖殆尽了!”

周赫煊上前问候道:“周老先生安好,鄙周赫煊。”

周肇祥捋捋白胡子,点说:“原来是周明诚当面,你是个明白,就来评评理!如今国难当都攻山海关了,我们这个时候搬迁文物,这算什么?不是明摆着告诉老百姓,政府不敢打,这北平守不住吗?这些文物价值连城,一旦运走,哪里还能收得回来?”

听了这番话,周赫煊才知道周肇祥并非老顽固,而是有着自己的考虑。

确实,这个时候南迁故宫文物,等于向老百姓发出政府不敢抵抗的信号。而且数万件文物的搬迁风险非常大,如果周赫煊不是穿越者,他也不敢相信这些文物无一损毁遗失的奇迹。

周赫煊无法向这位老先生解释什么,他只能说:“我并非故宫博物院的,所以不敢妄加评判,只希望易先生好好保护这些珍宝。”

“哼,一丘之貉,一丘之貉啊!”周肇祥痛心疾首。

周赫煊连忙溜到旁边歇着,不想跟这个老儿理论,生怕会气得对方直接吐血倒地。他找工作员一问,才知道这半年来故宫整天争吵,主要负责分为三派。馆长易培基主张把文物搬到上海,副馆长张继主张把文物搬到西安,周肇祥则坚决反对文物搬迁。

周赫煊突然想到易培基未来的遭遇,貌似就是因为文物搬迁而倒霉的。

张继在文物搬迁计划中败阵,感觉自己面子上抹不过,又觉得自己失去了对故宫博物院的掌控。于是他就来的了,居然造谣说易培基贪污倒卖文物。搞得易培基名声尽丧,财产被没收,在穷困潦倒中只活了几年就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穿越到异世界的大叔得到了配种大叔的称号 穿书后主角们为我打起来了 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 穿书后主角与我双宿双飞 重生八零:被最猛硬汉掐腰宠 真不是故意想红的 穿成痴傻炮灰后我逆袭成团宠 快穿之鱼忧生存性爱之旅 两不厌 清穿之大佬五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