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最新网址:www.wkzw.me,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龙腾小说 > 辣文肉文 > 青铜时代的鳄鱼战争 > 第四章 刑名英雄(340B.C.—335B.C.)

第四章 刑名英雄(340B.C.—335B.C.)(7 / 9)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极品人生(山村情事) 色间道 现代艳帝传奇 艳修之天地不容 色狼传说 神封英雄坛 源界之牵情 猎 艳 江 湖 梦 邪鼎 欲望江湖

最后一次走访民间,巡视他治理出来的蒸蒸日上的国家。西部的晨光,用细小的拳头,穿过树影,向马车上商鞅的body轻轻捶去。不管是好脾气的农夫,欲壑难填的商人,还是拿奖金的士兵,在秦国大地上,都被轻纯的晨风梳理了,而吹拂起这晨风的人,正在无言地离去。

但是人们埋头不愿去想。

而商鞅更加无言地走向更远。在他身后,西北雄浑的大地上,崛起了一个大辉煌,那就是伟大的秦国,未来一统华夷的秦国!秦国本身的最终胜利,是法家的大成功,是商鞅的纪念碑。这个起自布衣的改革家,实现了他布衣英雄主义的伟大功业。

潇水曰:法家的商鞅讲法,申不害讲术,慎到讲势。“势”是个有趣的东西,就是有势力的人,比如趋炎附势的“势”。你去“附”那个有“势”的人。所谓借势,也是一个意思。商鞅的改革成功,就是借了秦孝公的势。但是秦孝公一死,他的势就没了。

商鞅由于长期从秦孝公那里借势,自己也就慢慢拥有了一些势,可谓在秦国跺一脚四地乱颤。新即位的太子驷,虽然贵为大王,却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势。他心想:你商鞅借着我爹的势,你的势比我还大,假如你动不动就拿我爹的名义吓唬我,压挤我,我怎么受得了。于是,缺势的太子驷,为了培起自己的势,就必须把商鞅这个势大的家伙杀了。

后代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也就是这个原因。

新天子因为太新,缺势。而老大臣又从上一朝因惯性而遗留下来了一些既有的势。两势相碰,新天子为了避免自己的地位和势受挑战,往往把老大臣杀了,尽管后者曾经在前朝立过大功。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太子驷杀了商鞅,但是照样沿用了商鞅改革的政策。他反的是商鞅的势,避免商鞅的势侵害自己的势,不是反商鞅的思想。最后这半句,也就是秦国能够不断深化改革,一步步走上强大的幸运所在。

太子驷(即后来的秦惠文王),除了有杀商鞅和往大街上打垃圾的“劣迹”以外,在其它方面则都是非常成功的。他是秦历史上一位极其贤能、志大功高的开山之主。

话说远一句,秦始皇为什么没有杀功臣,就是因为他自己势大,不怕功臣身上的那儿势,不需要杀功臣。而刘邦、朱元璋之杀功臣,是大约自忖自己的势不够吧,或者自己的儿子接班以后势将不够吧。而秦二世杀功臣(比如老秦始皇留下的蒙恬者辈),也是因为他自己没势。所以,杀不杀功臣,更主要的是由君主所处的势的多寡决定的,而不能光从君主本性的心黑心白的角度去看。要看大势。

所以有时候形势决定人。形势比人大。形势可以改变人,形势可以扭曲人性。这就是法家的慎到为什么把“势”反复鼓吹,抬到世间的第一高度了。

这个法则到了今天也试用,如今美国的行为,是由美国所处的形势决定的,不是美国人或者布什的品性决定的。

在商鞅死后的十几年间,希腊北部马其顿王国的一代枭雄“亚历山大”,继承父亲“腓力二世”余烈,从父亲所征服的希腊圆心出发,东征南战,武功赫赫。

亚历山大13岁时接受老师“亚里士多德”的栽培,学习哲学、政治、伦理,以及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等当时常人难以接触的第一流学问。他的教材《伊利亚特》是老师专为他编写的。亚历山大十分珍惜老师这本书,远征东方时仍把这本书带在身边,睡觉时,和短剑一起放在枕头下面。

亚历山大显然接受了老师的一种信念:只有希腊人才能享有自由,其他民族,特别是亚细亚人,都是天生的野蛮人,只能当奴仆,受西方文明人的统治。亚历山大后来成为扩张主义者,凭借武力称霸世界,不能说和亚里士多德的教导没有关系。

20岁时,老爹打败希腊以后,含糊不明地被刺死了,亚历山大对老爹留下的异母儿子们,进行了细致的清洗,不管是新生婴儿,还是智力不全者都不能幸免。

次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齐威王互相称王),21岁的亚历山大率3万步兵和5千骑兵,从他所控制的希腊半岛出发,东渡博斯普鲁斯海峡,踏上亚洲的土地,开始远征。他如此酷爱远征,以至于一直到死都再没有时间回到老家希腊。

这里需要插说一下,马其顿、希腊、波斯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时亚洲中部伊朗高原上崛起了一个民族——波斯。在居鲁士、冈比西斯、大流士三代领导人带领下,波斯人南征北战,建立了崭新的波斯帝国。这个帝国凭借强大的武力一举终结了三大文明古国——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波斯人是如何终结这三大文明的,我不想细说了,总之,这些绵延了三五千年的古代文明,竟然随着波斯的入侵而完全熄灭了,时间是我们的春秋末期,公元前六世纪期间。

唯独东亚中国的文明,虽然起步晚于三大文明,但凭借西侧高原荒漠以及雪山绝域的保护,一如既往的流传不息。

波斯灭掉三大古文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大陆的庞大帝国,西至埃及,东到印度。波斯帝国的地毯,通过当时的早期丝绸之路,送到了春秋时代的中国。波斯人同时也惊叹于中国所传来的丝绸。但波斯没有选择进攻中国,而是向西直接威胁欧洲,与希腊人展开了四十年的长期恶战,史称“希波战争”,时间是在公元前479年,也就是中国的春秋末期,吴王夫差败亡的时候。

希腊人也是个善战的民族,他们使用方阵,还有飞掷的短矛,类似我们上体育课上的标枪,交战伊始互相扔一气,有的标枪还带有尾羽。

在进攻开始前,波斯王“大流士”倚仗新组建的海军和几十万陆军,从亚洲向欧洲地中海畔希腊城邦的希腊人发动恐吓,索取“土和水”。希腊人则把波斯使者投入井里,让他自己去拿。接着,希腊人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先以一万余人击败波斯十万大军(是为马拉松战役,报捷者从马拉松战场奔跑四十公里把喜讯传到雅典然后累死)。接着发生温泉关战役,希腊城邦中的斯巴达士兵以区区三百人扼制波斯二十万大军的进攻,三百骁勇善战的勇士坚守关隘三天三夜,直至全部阵亡,其惨烈和悲壮闻名中西。

“希波战争”最终以波斯失利而告终,保卫了欧洲东部的希腊文明,扼止了波斯人的扩张,迅速崛起的波斯也走向下坡路。这一段慨而慷的历史,被一个叫作作“希罗多德”的希腊浪汉记录成册。这位希罗多德因为作风问题(写黄色小说)被祖国驱逐,在世界各地游浪,采集历史见闻,终于写成了伟大的History一书,成为西方的历史之父。

紧接着,到了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我们的战国初期,三家忙着分晋的时候,希腊半岛也搞起了内战,雅典和斯巴达两大阵营互相打起来,爆发了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璀璨繁荣的希腊城邦抵抗不住骁勇坚毅的南方斯巴达人(在希腊半岛南部,也是雅典邦国之一,野蛮好斗,有类似我们的楚国)。雅典投降。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战火燃遍了希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整个希腊由盛转衰。等着被北部的马其顿王国所征服。

马其顿王国是希腊的终结者。马其顿也是希腊城邦国家之一,位于希腊北部,但却被希腊人视为蛮族。这和秦国有着绝妙的相似。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有办法,搞了一些类似商鞅的社会军事化、战时法西斯改革,走向帝国扩张之路。希腊地区最富盛名的学者、思想家、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他吃饭是为了活着的“亚里士多德”先生,也像同时期的商鞅那样,跑到马其顿来帮忙,当了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本站必读
新书推荐: 牛大眼的幸福生活 淫仙路 桃运青年 多视角来看看女绿奴的故事吧~ 沈先生的情书 关于和女人做爱就会有丰厚奖励这件事 修仙之我在仙子身体上打卡 简柔的日记 春闺帐里人 奴性之性奴隶太后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