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告诉姑妈,这字是不是你写的?”
杨琦定睛一看,心中大喊不妙,这原本该毁去的东西现在被这几个识货的人发现了,以后还真没几天平静的日子了。杨琦自然不好骗这些真心待他的亲人,只好头。
“这字体我从未曾见过,定是表弟字琢磨出来的,不知可否告知这字体的学名是什么?”李义小心翼翼地问道。
“瘦金体。”杨琦这次一都不谦虚,毕竟他可是为这么一手字苦学了三年,当时只是兴趣爱好,谁想到自己竟然穿越了,还穿越到了宋朝之前,这真的是不出名都难了。
杨氏静静地看着自己这个她越来越看不透的侄儿,淡淡道:“琦儿,明一定要跟我回长安去,我要让家族里那些老顽固都无话可说。这次我们这一脉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杨琦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这是要他回去夺权了去,弘农杨氏本是一个大宗族,盘枝错节地分成了四房、直系亲属三百多号人,当然,这还不包括已是皇室的长房一脉。杨坚登机时为了得到全天下士族的支持,曾追本溯源,已“关西孔子”杨震的长房嫡系传入,为杨震的十四世孙,这仔细算来,杨琦还得叫现在的隋炀帝一声“叔父”,当然,这只是杨家自己族内的辈分排位而已。
杨琦这一脉先祖是杨震四子中的老三,所以也称三房,是人丁最单薄的一房,杨逸尘那一代就他和堂妹杨氏两人,杨逸尘早逝,杨氏又嫁入赵郡李家,所以杨琦已是一脉单传,难怪先前杨氏会如此紧张,现在又如此兴奋了。
杨琦心中想,这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宋徽宗的风头都被我给抢了,我最多算个模仿大师,这一穿越就成了开宗立派的了,诶!杨琦微微一叹,终于明白什么是甜蜜的负担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特别是杨琦知道几年后将会有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之时,连他自己都对自己这穿越后的命运一无所知,现在要他去振兴家族,确实不是个明智之举。
当然,这些话杨琦现在是不能说的,他不想让别人把他当成是个未卜先知的“怪物”,他只想着随和淡然,只想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现在的杨琦虽然有要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可毕竟来这个世界的时间实在太短了,他的适应能力再强,也是需要时间去缓冲的。
(PS:今日先来六章,明日再来六章)
卷一初至隋唐第七章杨琦的未婚妻
众人从杨琦带来的惊喜中清醒过来,这才围成一桌,原本冷清的家中因为多了两个人而变得热闹起来,卢氏和杨氏凑在一起,李义和杨琦凑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杨氏连续喝了两大勺的鸡汤,还觉得意犹未尽,当然杨琦的厨艺确实不错,但还不是行家,让她胃口大开的是家族里出了这个一个侄子,她那早逝的兄长终于后继有人了,所以说这里面爱屋及乌的味道更浓一些。
卢氏和李义喝得也不错,一家人开心和气,让杨琦这颗孤独的心现在有了被亲情紧紧包围的感觉,他更进一步地适应了命运给他安排的新环境新角色,开始慢慢对这个家这个社会找到归属感。
因为家中来了亲眷的缘故,袁清雪没有像往常一样跟着卢氏和杨琦一起上桌吃饭,她是个非常知书达理的女子,气质柔和温顺,倒也确实是杨琦的良配,卢氏的眼光还是很高的。
杨氏在一旁问起有关家中多出来的那个俏厨娘的事情,李义却在一旁满眼揶揄地看着杨琦,弄得他原本清者自清的心也变得无边旖旎起来。卢氏倒是没有开自己儿子的玩笑,一五一十地将袁清雪的所有信息一一道来,当提出到时候给杨琦做妾时,杨氏竟也跟卢氏不谋而合,弄得杨琦满脸尴尬,李义却在一旁幸灾乐祸似地偷笑。
“琦儿,既然你以前的事情有些忘了,那你还记不记得你年幼时兄长曾替你订下一门亲事?”杨氏语出惊人,弄得杨琦一脸愕然地盯着母亲,有些不知所措。
卢氏没有像杨琦想象的那样摇头,却道:“我本想等琦儿的身体好些再提的,看样子他是真的全忘了。”
杨氏头,道:“既然你这个做母亲的不说,那我这个做姑母的就当仁不让了。琦儿,当年兄长曾与他的同窗挚友燕宝寿订下婚约,这事儿我和你母亲还有你姑父都是知道的,我杨家只传媳不传女的信物白玉雕龙坠当时就作为聘礼之一送到了燕家,据说燕家小姐自幼就戴在身上。”
杨琦这下沉默了,因为他一时想不出这岁末唐初有什么出名的人物是姓燕的,这中国历史上燕氏也不是像王谢之类的名门望族,而刚才杨氏提到的燕宝寿这个名字却让他脑子依稀有些印象,却是怎么也想不出来。
见儿子眉头深锁,卢氏知道他定是在回忆一些事情,并且遇上了麻烦。卢氏马上开口道:“琦儿你想不出就别想了,母亲告诉你。你那未婚妻家世显赫,她有个名满天下的曾祖父,燕侃。”
杨琦一愣,听到母亲提到燕侃这个名字,终于知道了这个神秘的素未谋面的未婚妻究竟是何方神圣了。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得宠的妃子之一燕德妃、更是后世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最敬重的表姐。杨琦想着自己怎么会去抢李世民的老婆,莫非在真实的历史中这女子也是许给他的,只是这“杨琦”恰恰早早死了,因为龙一穿越时,那个木讷内向又一根筋的酸腐书生确实魂魄已经消散了。
杨琦的脑子一下子出现了一大堆的信息,他想起当年随考古队去考察一处唐墓,清楚地记得是礼泉县烟霞乡东坪村东燕妃墓。当时他就对墓中墙壁上所化的那个端静素雅的女子有着说不出的莫名亲近感,现在他恍然大悟,原来上天早就安排了这一切,他不过是满天诸佛眼中一颗只供游戏玩乐的棋子而已。
杨琦想起当时墓志这样描述她的品性:“宠丰慈膝而弱不好弄(深受双亲宠爱而幼年不好玩耍),训关师氏而幼有成德(受到良好教育而年少成就品德)。沉静以幽闲纵体(体态沉静、举止幽闲),峻节与简毅通方(节高尚、处事变通)。纂组缋其妍心(擅长女红),诗书文起婉袖(诗文俱加)。”
杨氏见侄儿紧锁眉头不言不语,以为他正在渐渐恢复记忆,心中一喜,继续道:“那燕家小姐确实大有来头,现在更是芳名远播,求亲者络绎不绝,把这燕家的门槛都踏烂了。她父亲与你父亲是生死之交,一心想遵守曾经的婚姻之约,所以一概全部退去了。琦儿,你该去拜会下你这未来岳丈,他虽不在朝为官,但朝中很多掌权者都是他的文坛好友,你姑父与他的关系也很不错。他自幼便有神童之称,若非受了他那坏脾气父亲的影响,现在早已飞黄腾达了。”
杨氏的话杨琦听得很仔细,可他现在还不想成亲,更是因为有着现代灵魂,本能地抗拒这种封建包办婚姻,这道跟他那个大名鼎鼎的未婚妻没什么关系。
杨琦想着这烦心事一件接着一件,到如今这件事最是棘手了,不能莽撞退婚伤了长辈的心,又不想这么快结婚,杨琦唯一能拿来做挡箭牌的也就只有事业了。
“母亲,姑妈,孩儿想这事儿急不得。名将霍去病曾有言:匈奴未灭不言家,孩儿也是一样的。自古温柔乡就是英雄冢,大丈夫当志在四海胸怀天下,不能为了儿女之私而荒废事业。”杨琦这番话说得句句在理,卢氏和杨氏虽不乐意,倒也没法子反驳。
李义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果然张嘴就道:“母亲,你听听表弟说的这些话,孩儿也不愿未立业而先成家,你去跟爹爹说说,把那婚期缓缓。”
杨氏眼睛一瞪,道:“义儿,琦儿的情况跟你不同,你别有样学样。琦儿这还没见过燕家人,你却是连婚期都订了。君子无信不立,你想让你父亲堂堂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