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韦二对杨琦的隔膜尽消,四
一席,吟诗说赋谈古论经,倒也相处地还算愉快。杨琦虽无意与这两个平庸的世家子弟
,但多一敌不如多一友的道理,他比谁都懂。
卷一初至隋唐第十章初见苏碧筠
第十章初见苏碧筠
杨琦和萧、韦二虽非真心结
,但毕竟都是同龄的读书
,这共同话题总是还有些的,再加上他那个一心想做和事老的表哥在一旁参合,这气氛倒也融洽,大吃大喝之后,两
先行告辞去了,李义却在杨琦准备走的时候拉了他一把。
“表哥,莫非我往还有些仇家?”杨琦这次说得有些轻佻。
“没有,没有。只是既然来了这莳花馆,何不见上一见苏大家呢?”李义连忙摆手道。
其实杨琦心中对那个曾让“自己”神魂颠倒的是有些好奇心的,既然他这个做表哥的起了
,他也索
顺水推舟,了
。
李义见表弟答应,一心想要为刚才的莽撞赔礼的他便开心道:“我去跟管事的说声,请苏大家出来。你们也有三年未见了,可当面一叙。”说完,正要推门而出,杨琦就急急道:“表哥,你不见么?”
李义摇摇,道:“苏大家平
里每天只见一
,愚兄我就不在这儿碍手碍脚的了。”说完,暧昧地笑笑,走了出去。
杨琦没好气地摇摇,搞得自己是特意来见老似地,有地下
的味道。杨琦等了没多久,便只听得门前有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待他从窗
收回目光,回
望去时,一个妙龄
子施施然推门而
。
娴雅妩媚,清丽脱俗,当“冷艳佳”苏碧筠芳驾亲临时,杨琦不由眼前一亮。这位艳名远播的长安名伶十五岁出道,至今也不过只有二十岁上下的年纪,穿的是
绿色翻领披肩,
白色紧袖上衣,身下的长裙由多褶裙幅组成,每褶一色,轻描淡绘,素雅高贵,有种说不出得轻盈潇洒、秀逸多姿,乌黑柔软的秀发宛如清涧幽泉、倾泻而流的秀瀑,自由写意地垂散于香肩
背,尽显她窈窕秀丽、优雅纤巧的体态,看来好似飘临
间的云中仙子,令
心醉神迷。
苏碧筠的神既非冷淡,亦谈不上热
,一幅说几句客气话后便会告退的姿态,面对红得发紫,万
追逐的她,以杨琦现在微薄的身份地位,自然不敢对此有半句微言,当然,他也从未在乎。
席间的酒宴尚未全部撤下,期间又有婢换上了新的碟碗和酒壶,又添了几个
致的小菜,再加上一些可
的糕,杨琦知道,这一切显然是他那个表哥特意安排的,倒也确实是有心了。
苏碧筠显然对杨琦是熟识的,神虽淡却绝不疏远,但时隔三年,当她再次看到当年为她出
的热血书生之时,只觉得完全不认识眼前的这个俊俏郎君。
“碧筠敬杨公子一杯。杨公子一别三年,近来可好?”苏碧筠倒也客气,上来便微服了服身,起身敬酒。
杨琦虽谈不上受宠若惊,但也是一时恍惚,忙回过神来道:“一切托苏大家之福,家中除先父早逝之外,倒也还算平和。”说完,也举杯一饮而尽。
“杨公子此次回到长安,可是要参加秋闱科考?”苏碧筠是个秒,不会那么多欢场之上的弯弯子,直接一语中的。
杨琦微笑着,道:“寒窗苦读十年有余,总要试上一试的,若不幸名落孙山,那夜只能另觅它途。”
“那碧筠在此提前祝杨公子金榜高张登上第。”苏碧筠的话杨琦觉得还是很中听的,不论她是否真实意,至少她还愿意说出来,那就已经是不错的了。若是按照这冷美
往
里的
子,往往见上一面、敬上一杯酒之后便会告辞而去了。
杨琦此时到觉得这确实是个消磨雄心壮志的温柔乡,面前的绝代佳虽神
淡然,偏偏媚骨天成,一言一行之间,都带着无上的魔力。杨琦已经理解为何这般心高气傲的
子能在风月场中如此红火了。
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得不如偷不得”,杨琦这是开始觉得眼前的子绝不简单,她竟能非常完美地掌握天下男
的
格,刻意的疏远有时反而更加让
。
当然,作为有一定现代心理学基础的杨琦而言,这些都不是问题,虽说不上一定是坐怀不的柳下惠,但杨琦自问自制力还是一流的,这也是他前世做间谍的基本职业素养。
“杨公子是否还记得当碧筠前来送行之时,曾有言,他
若能再相逢,定要与君合奏一支曲子。碧筠前几天谱了首曲,杨公子可否帮忙看一看?”苏碧筠觉得眼前的男子确实变了不少,轻声说道。
杨琦先是一愣,后来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道:“自然记得,苏大家送别之景,至今尚在小生心中。不知苏大家谱了曲什么?小生愿一观。”
苏碧筠微微一笑,回对着外间启唇道:“莺儿,去替我将那床
的琴谱拿来。哦,对了,帮那架焦尾琴和墙上挂着的一只碧玉箫也一并拿来吧!”
杨琦此时想着这古代文雅士果然懂得享受,他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自然是什么都要沾上一沾才肯罢休的。
苏碧筠回淡淡一笑,说道:“倒是可否请杨公子吹奏碧玉箫,与碧筠合奏一曲?”
杨琦,道:“己所愿也。只是倒是若吹得不好,还请苏大家多多包涵了。”
苏碧筠嫣然一下,如百花齐放,看得杨琦原本坚定的心湖也泛起一阵旖旎,竟微微一愣,有些心醉神驰了。想来这美的魅力果然是无穷的,难怪自古以来,这么多
不
江山
美
呢。
其实古代的乐器中,杨琦最的就是玉箫和七弦琴,曾在大学的选修课上接受过一些基本技法的训练,那几
在沧州时,也曾以此自我娱乐,兴致还是很高的。
等到真正吹奏的时候,杨琦很惊喜地发现两的配合异常默契,这琴与箫本就是最搭的乐器,此时珠联璧合,还真是相得益彰。杨琦虽心有留恋,但心知终须告别,倒也没有多留,待一曲完毕,正想着起身告别,却听苏碧筠道:“此曲只有谱而无词,可否请杨公子替碧筠写上一首,七夕诗会将近,碧筠受邀当众一展歌喉,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歌词,还请杨公子帮忙了。”
杨琦摸了摸鼻子,有些纳闷,这如何知道自己心中藏有无数的唐诗宋词?他见佳
有请,还真不好推脱,可又一时不知道写些什么,那些烂熟于心的诗词皆是千古流传的名篇,都太锋芒毕露了,他扬了扬眉,道:“不知苏大家此次举办的诗会要以什么为主旨呢?”
苏碧筠被他如此一问,如玉的脸上竟出奇地泛上一丝红晕,她犹疑了会儿,低声道:“七夕诗会,自然是以男为主了。”
杨琦看得一呆,心中也暗骂自己糊涂,都是七夕了,还能是什么主题?杨琦低想了想,这七夕的诗句倒是有很多,只是其中层次不齐,差别太大。最有名的当属北宋秦少游的《鹊桥仙》,但杨琦不愿写,这首词影响太大,必定要把自己推到风
之上,杨琦现在还想多过一些清静
子。
最后,杨琦想到了一首唐朝诗徐凝的七绝,但又觉得寥寥四句话,对于唱词而言的确太短了些,没办法,杨琦只能冒着马上出名的“风险”,用他招牌式的瘦金体在宣纸上写下了秦少游的《鹊桥仙》。
毕竟前世写惯了钢笔字,所以杨琦挥毫之际,写的并不快。苏碧筠更是在一旁研磨,纤手磨墨间婀娜娇躯轻摆,秋水般的眼波不时投在边上的白衣公子,接着又换到了桌前的宣纸上。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苏碧筠一边研磨,一边红唇微启,轻轻读了出来。先前的那两句只是在抱怨牛郎织的境遇,但也不算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