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她们去分一杯羹了。这个粮商也都是经过风浪的,当然也想到徐州与扬州那面的情况。果不其然,过了些日子,那两地消息也传了回来,如汉中的红莲一样,徐州的碧梗、扬州的粉糯也被人买断了青苗。
新粮是指望不上,大小粮商们开始打起大德存粮的主意,软的、硬的都用上了,郑春开始同意出货,价格确是过去的五倍。大小梁商们心中盘算了一下,即使这样,运到京城还是有赚,开始抢着要货。然而郑春每家每天只出十石米(每石一百二十斤),每天只出四十家。因此,京城中红莲、碧梗、粉糯三种米虽然没有断货,价格却也始终居高不下。
到了九月中旬,大德粮仓中的陈米销了一半,利润就有一百万两银子。此时,三地新米陆续运抵南川,大德也不再遮遮掩掩,公开声明去各地买青苗的就是大德。大小粮商又恨又羡,但又不敢得罪大德,虽让如今是大德独霸上等大米的市场呢?其中更是已经有动了心的,开始派人下去预定明年的青苗。
幸好大德还算知道收揽,知道适可而止,知道有钱大家赚的道理。将陈米的价格降了下来,是市场价的三倍;新米的价格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离谱,以市场价五倍的价格卖给大小粮商。因为这次没有数量限制,短短三天内,大德的新米陈米就被各地粮商抢购一空。
十月初,孔织看了鸥舟整理的账目,南川这边的陈米,前面一半获利一百万两,后面是五十万两,总共是一百五十万两;新米到南川出手后是七百五十万两,除去买青苗的一百万两,获利六百五十万两。
这次“买青”生意大获成功,总共获利八百万两,孔织分六成,即四百八十万两;金玉斋四成,三百二十万两。
://.qidian.
起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