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难得。
王二嘴算是半个文人不会武艺,在锦衣卫不会有什么发展,徐灏干脆好人做到底,说道:“我好友于鹏即将进京,要出任都察院左佥都御使,让王二嘴在他手下做个司务吧。”
陆琪赶忙道谢,司务可是从九品,对王二嘴来说不亚于一步登天了,想刘智还是未入流呢,而且都察院可是一等一的老虎衙门,逮谁咬谁。
其实徐灏也是顺水推舟,现在都察院越来越有被陈瑛一手把持的倾向,他不得不往里面放几个自己人,就是不知道一直在外地辗转做官的于鹏,能不能坐稳了。要不等孙涛或张鑫等人三年任期到了,再扔进去一个,绝不能让都察院沦为少数人的一言堂。
正在这时候,陆琪听见外面传进来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好似整个厩都在颤抖,雷鸣般的众口一言。
“杀!杀!杀!杀!”
陆琪赶忙说道:“启禀都督,圣上本意是蛮夷不通教化,当以德报怨,诛杀首恶也就是了,其余从犯教训一顿应放回本国。”
徐灏摇头道:“你正好说反了,周边诸国自汉唐起就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早就不是什么蛮夷了。不杀了他们,怎么对得起无辜而死的百姓?别跟我说朝廷教化那一套大道理,我是武人,我只知道血债必须要用血来偿。”
陆琪见都督如此坚决,也不敢再提出反对意见,说实话他心里何尝不觉得很痛快?就怕此事会引来后患。
乾清宫里,数位大臣都在请求朱高炽以国事为重,对待献海寇的倭国要以理服人,一个不留势必会影响属国对天朝的看法,堂堂礼仪之邦不给犯错之人悔过赦免的机会,太过残忍血腥了。
朱高炽为此犹豫不决,耳听百姓万众一心的要求杀人,不杀则民心不服,杀了则太不妥当,担心有伤天和。
解缙说道:“徐都督在处置俘虏一事上太过绝情,但那是在交战之时,臣可以理解。可眼下是在厩,又是普天同庆之时,一口气处决近千人,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
朱高炽当即说道:“爱卿说得对,来人传旨,暂缓处决倭人。”
几位传旨太监风风火火的领旨而出,策马直奔内城菜市口一带,沿途到处都是人,把个街上挤得水泄不通。
从大明刚立国之日开始,时至今日四十年了,四十年的时间里,倭寇每年都会骚扰整个沿海地区,到底因倭寇而死了多少人,一直没有一个详细数字。
哪怕以最保守来说,大概也被杀被抢了数万人之多,金陵位于南方中心地带,和沿海近在咫尺,谁没听过残暴的倭人如何如何的杀戮汉人百姓。
太祖皇帝之所以全面禁海,建立了无数沿海卫所和多达数千艘的战舰,最主要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防范倭寇么?
汉人自古以来讲究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老百姓不懂也不想懂朝廷权衡大局的做法,杀人偿命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