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君行孝子之事,不可以文法相拘。但事干人命,
须请详上司,为主,县间未可擅便,且召保候详。王俊之头,先着其家领回候验。”
看的人恐怕县官难为王秀才,个个伸拳裸臂,候他处分。见说申详上司,不拘禁
他,方才散去。
陈大尹晓得众情如此,心里大加矜念,把申文多写得恳切,说“先经王俊殴
死王良是的。今王良之子世名报仇杀了王俊,论来也是一命抵一命;但王世名不
由官断,擅自杀人,也该有罪。本人系是生员,特为申详断决。”申文之外,又
加上禀揭,替他周全,说“孝义可敬,宜从轻典”。上司见了,也多叹羡,遂批
与金华县汪大尹,会同武义审决这事。汪大尹访问端的,备知其情,一心要保全
他性命,商量道:“须把王良之尸一简,若果然致命伤重,王俊原该抵偿,王世
名杀人之罪就轻了。”会审之时,汪大尹如此倡言。王世名哭道:“当初专为不
忍暴残父尸,故隐忍数年,情愿杀人而自死。岂有今日仇已死了,反为要脱自身,
重简父尸之理?前日杀仇之日,即宜自杀。所以来造邑庭,正来受朝庭之法,非
求免罪也!大人何不见谅如此?”汪大尹道:“若不简父尸,杀人之罪,难以自
解。”王世名道:“原不求解,望大人放归别母,即来就死。”汪尹道:“君是
孝子烈士,自来投到者,放归何妨?但事须断决,可归家与母妻再一商量。倘肯
把父尸一简,我就好周全你了。此本县好意,不可错过。”
王世名主意已定,只不应承。回来对母亲说汪大尹之意。母亲道:“你待如
何?”王世名道:“岂有事到今日,反失了初心?儿久已拚着一死,今特来别母
而去耳!”说罢,抱头大哭。妻俞氏在旁,也哭做了一团。俞氏道:“前日与君
说过,君若死孝,妾亦当为夫而死。”王世名道:“我前日已把老母与婴儿相托
于你,我今不得已而死,你与我事母养子,才是本等,我在九原亦可瞑目。从死
之说,万万不可,切莫轻言!”俞氏道:“君向来留心报仇,誓必身死,别人不
晓,独妾知之。所以再不阻君者,知君立志如此。君能捐生,妾亦不难相从,故
尔听君行事。今事已至此,若欲到底完翁尸首,非死不可。妾岂可独生以负君乎!”
世名道:“古人言:‘死易,立孤难。’你若轻一死,孩子必绝乳哺,是绝我王
家一脉,连我的死也死得不正当了。你只与我保全孩子,便是你的大恩。”俞氏
哭道:“既如此,为君姑忍三岁。三岁之后,孩子不须乳哺了,此时当从君地下,
君亦不能禁我也!”正哀惨间,外边有二三十人喧嚷,是金华、武义两学中秀才
与王世名曾往来相好的,乃汪、陈两令央他们来劝王秀才。还把前言来讲道:
“两父母意见相同,只要轻兄之罪。必须得一简验,使仇罪应死,兄可得生。特
使小弟辈来达知此意,与兄商量。依小弟辈愚见,尊翁之死,实出含冤,仇人本
所宜抵。今若不从简验,兄须脱不得死罪,是以两命抵得他一命,尊翁之命,原
为徒死。况子者亲之遗体,不忍伤既死之骨,却枉残现在之体,亦非正道。何如
勉从两父母之言,一简以白亲冤,以全遗体,未必非尊翁在天之灵所喜,惟兄熟
思之。”王世名道:“诸兄皆是谬爱小弟,肝膈之言。两令君之意,弟非不感激。
但小弟提着简尸二字,便心酸欲裂,容到县堂再面计之。”众秀才道:“两令之
意,不过如此。兄今往一决,但得相从,事体便易了。弟辈同伴兄去相讲一遭。”
王世名即进去拜了母亲四拜,道:“从此不得再侍膝下了。”又拜妻俞氏两拜,
托以老母幼子。大哭一场,噙泪而出,随同众友到县间来。
两个大尹正会在一处,专等诸生劝他的回话。只见王世名一同诸生到来,两
大尹心里暗喜道:“想是肯从所议,故此同来也。”王世名身穿囚服,一见两大
尹即称谢道:“多蒙两位大人曲欲全世名一命。世名心非木石,岂不知感恩?但
世名所以隐忍数年,甘负不孝之罪于天地间,靦颜嘻笑者,正为不忍简尸一事。
今欲全世名之命,复致残久安之骨,是世名不是报仇,明是自杀其父了。总是看
得世名一死太重,故多此议论。世名已别过母妻,特来就死,惟求速赐正罪。”
两大尹相顾持疑,诸生辈杂遝乱讲,世名只不改口。汪大尹假意作色道:“杀人
者死。王俊既以殴死致为人杀,论法自宜简所殴之尸有伤无伤,何必问尸亲愿简
与不愿简!吾们只是依法行事罢了。”王世名见大尹执意不回,愤然道:“所以
必欲简视,止为要见伤痕,便做道世名之父毫无伤,王俊实不宜杀,也不过世名
一死当之,何必再简?今日之事,要动父亲尸骸必不能够;若要世名性命,只在
顷刻可了,决不偷生以负初心!”言毕,望县堂阶上一头撞去,眼见得世名被众
人激得焦燥,用得力猛,早把颅骨撞碎,脑浆迸出而死。囹圄自可从容入,何必
须臾赴九泉?只为书生拘律法,反令孝子不回旋。
两大尹见王秀才如此决烈,又惊又惨,一时做声不得。两县学生一齐来看王
秀才,见已无救,情义激发,哭声震天,对两大尹道:“王生如此死孝,真为难
得。今其家惟老母、寡妻、幼子,身后之事,两位父母主张从厚,以维风化。”
两大尹不觉垂泪道:“本欲相全,岂知其性烈如此!前日王生曾将当时处和之产,
封识花息,当官交明,以示义不苟受;今当立一公案,以此项给其母妻,为终老
之资,庶几两命相抵。独多着王良一死无着落,即以买和产业周其眷属,亦为得
平。”诸生众口称是。两大尹随各捐俸金十两,诸生共认捐三十两,共成五十两,
召王家亲人来将尸首领回,从厚治丧。两学生员为文以祭之云:“呜呼王生,父
死不鸣。刃加仇颈,身即赴冥。欲全其父,宁弃其生。一时之死,千秋之名,哀
哉尚飨!”诸生读罢祭文,放声大哭。哭得山摇地动,闻之者无不泪流。哭罢,
随请王家母妻拜见,面送赙仪,说道:“伯母尊嫂,宜趁此资物,出丧殡殓。”
王母道:“谨领尊命。即当与儿媳商之。”俞氏哭道:“多承列位盛情。吾夫初
死,未忍遽殡,尚欲停丧三年,尽妾身事生之礼。三年既满,然后议葬,列位伯
叔不必性急。”
诸生不知他甚么意思,各自散去了。此后但是亲戚来往,问及出柩者,俞氏
俱以言阻说,必待三年。亲戚多道:“从来说入土为安,为何要拘定三年?”俞
氏只不肯听,停丧在家。直至服满除灵,俞氏痛哭一场,自此绝食,旁人多不知
道。不上十日,肚肠饥断,呜呼哀哉了!学中诸生闻之,愈加希奇,齐来吊视。
王母